什么是理想的城市?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1933年著就的《光辉城市》作了这样的构想———高速公路呈网格状分布在楼宇间,每隔100米设停车场并与住宅楼直接相连;每个居住单位都配备有与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统一采买生活必需品;消除街区、街道;大学和体育场远远离开城市……毫无疑问,在柯布西耶的心目中,严格按功能划分、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汽车时代的现代城市,才能闪耀终极光辉。
柯布西耶构想的“光辉城市”图景
“柯布西耶对‘理想,的定义是速度和效率,而人的需求远远不只这些。”在于海的心目中,好的城市应该是感性的,有着烟火气:“要能‘黏住,人,让大家有存在感,意识到自己对于这个城市是在场的。”刘士林多年来致力于人文城市理念的推行,他认为理想城市的本质是文化城市:“判断城市是否理想的标准,可归结为城市发展是‘希腊化,还是‘罗马化,。前者的特征在于,‘人们在城邦里形成聚居不是因出生和习惯,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后者的特征是‘物质建设的最高水准与社会人文发展的最坏状况,。”
包亚明拜访过很多城市,对“理想”一说似有保留:“哪怕所有东西都是最好的,组合起来不见得最理想。”他不想断言理想城市是什么样子,但断言“新”和“高大上”不是标准:“每个城市都会变旧,不要害怕旧,城市独特性的累积需要时间;让人惊讶、震憾也没什么难的,难的是有悠长的韵味,吸引人们去了之后还想去。”他认为真正的城市魅力不需要讲出来,大音希声,衣食住行和人摆在那,一目了然。
早在半个世纪前,芒福德就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怀和陶冶人。”如果每一位路过而不进城的、困守而不出来的、初次抵达或永远离别的人,都对城市有着不同的认知、体验及情感,它 (城市)会说:“希望你们是欢喜的、不舍的和期待的。”
作者:乐阳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