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与影响》(Thomas C.Schelling,Arms and Influence,Yale UniversityPress,1966)
作者托马斯·谢林年轻时先后求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之后又长期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由于在冲突和策略博弈领域的卓越研究,他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谢林在书中用清晰的逻辑和翔实的案例构建了国家间冲突的动态理论。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是主权国家,各国的利益考量并不一致;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冲突难以避免。那么,如何控制冲突、防范升级,亦或是利用冲突、达到自身的目的,就成为“国之大事”。在谢林看来,国家间的互动是一场相互释放信号的博弈,旨在使对方明确自身的实力和战略目的。比如,一场武力的升级可能并不是追求最后的全面战争,而是向对手表明: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意图行事,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当然,理论的灵感永远源于现实。这本书出版于1966年,所以古巴导弹危机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反复出现在书中。时至今日,冷战虽然早已结束,但是《武力与影响》仍旧有着深刻的政策指导意义。
《冲突中的族群》(DonaldL.Horowitz,Ethnic Groups inConflic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独立,走上了自主建国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充满险阻;执政者们面临的是一个认同四分五裂的国家。那么,问题何在?如何解决?1985年出版的《冲突中的族群》就是一部针对族群生态的百科全书。根据谷歌学术统计,它在英文世界的引用已经达到7448次。令人感叹的是,作者霍洛维茨教授至今仍然坚持用纸和笔写作。所以每每拿起这本700多页的书,作为读者,我都由衷地感到它的厚重。作者将族群冲突的根源追溯到殖民时期,正是殖民者有意的“分而治之”,使得族群间产生“认知对比”,而这种对比常常是带有敌意的。霍洛维茨认为那些旨在构建跨族群认同的努力在现实政治中常常事与愿违。若要让利益攸关方和平共处,更加可行的办法是创造“利益动机”;所以,在地方自治基础上的跨族群交叉选举或许是一个办法。
作者:魏英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