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模式”问题的争论早已有之,既有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也有关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甚至还有西方国家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模式”问题的这个争论对我们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各国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何启示?
盖尔·阿芙利:我并不认为,存在单一的、可以简单地用四字涵盖其所有内涵的“中国模式”。我的中国经理人朋友告诉我,他们更喜欢在莱茵模式下进行工作(数据显示,较传统的英美模式而言,莱茵管理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佳表现)。一些中国企业的莱茵管理成果已经证明了其可行性。
过去30余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已经不能为现有的劳动力技能所满足,企业对于劳动力的竞争将经理人的天平更多地推向莱茵模式的一方。中国酒店业内一直有这样的抱怨,企业培训好的员工会很快被竞争对手“挖”走,所以没有公司愿意再进行以竞争为目的的员工培训。这样就导致,即便在顶级酒店,客人也很可能遭遇不够熟练的服务。同样情况也出现在工厂里。
今天的中国企业致力于基于原有的产品制造能力提供延伸的增值服务,这恰恰需要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资源。令人高兴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产业升级,中国的竞争对手已演变为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等工业强国。我认为,这些强大经济体的成功恰恰得益于莱茵模式对于创新、产品质量以及员工稳定性的关注,这些也正是现今中国经济发展所最为需要的。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