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秋,本文作者在北京同邓小平一起打桥牌。左起,蔡公期、邓小平、邓楠、乔廷相
作者简介:
蔡公期,1922年11月28日生于北京一书香门第,1945年1月在成都燕京大学加入中共外围组织“创造社”,1948年在清华大学加入中共地下党。1949年3月参加接管北平二中,先后任教导主任、校长,从此投入教育事业,曾任北京崇文区教育局局长。1983年任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推广桥牌运动,曾任中国桥牌协会秘书长、中国女子桥牌队教练。中国桥牌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中获得特殊贡献奖和终身贡献奖。
邓小平桥牌技艺的特点
邓小平桥牌技艺特点可概括为:抢占战略高地,一派统帅风范。
一副扑克牌有54张,打桥牌要去除“大小王”,还有52张牌,4个人打牌,每人持13张,但可能的变化非常之多,达到天文数字的变化。 举个例子,假如全世界70亿人,每天打桥牌8小时,这70亿人在一生中打牌不会发重一副牌,可算是变化无穷。
我和邓小平打牌15年半,算起来打牌至少30万副,从未重复过一次。因此要想准确掌握每一副牌的特点,绝非易事,不出现失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站在战略高度,抓住关键,策略上“抓大松小”,方法上运用得当,紧紧围绕一个“准”字下功夫,而且把重点放在熟练运用一些高级打法上,才能增大成功率,减少失误率。从这方面看,邓小平不愧为我国老一代革命家中的第一桥牌高手,也是桥牌爱好者高手中的高手。
桥牌因其奖分的特点,完成了不成局的小牌只奖50分;完成了成局定约无局奖增6倍,有局奖增10倍,大满贯所奖有局在30倍。按概率计算,在16副一轮中,成局牌占1/2,满贯牌不过6%—7%,故此决定了桥牌取胜,必须占领战略高地,即打好成局或满贯的牌成 为取胜的关键。
所以一般而言,“失误少的胜过失误多的”这句话,虽无大错,但不够准确,在桥牌比赛中应该在战略上处理好关键牌,首先在成局的牌上,并且在满贯牌上(因为不多见)多下功夫,争取最大成功率,减少失误率。
我观察到,邓小平打牌,总是在关键牌下大功夫。策略上“抓大松小”,抓大是正确的做法,“松小”却并不是放弃小牌,只是在不成局的牌上,不去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小牌叫到了也要做成而不放弃。不必要在多赢或少赢一两赢墩上斤斤计较,因为那不过是三五十分差距,而集中全力打好关键牌,则体现出有魄力的统帅风度。邓小平打桥牌就是这样的。
他常说打三个仗,胜了两个就是胜利,打仗哪有不失利的。我领会打桥牌也是一样,在关键牌上不失误或少失误就是胜利。故一定要记住抢占战略高地,争取主动。
打桥牌一般认为,叫得准、攻得狠、守得稳、打得细是成功之路。我从邓小平打牌特点可以得出,“准”是他制胜的核心,叫得要准才不至失局、失贯,叫准了也就减少了冒叫、误叫;攻得狠若离开“准”则多失于莽撞;守得稳若离开“准”则趋于保守;打得细若离开“准”则失于主动,抓住要点和机遇,是打桥牌多胜利的关键。
我见到邓小平时,他已在中年。或许在青年时代他踢过足球,但从我和他的接触中感受,老人家对足球的喜爱主要体现于观看比赛。而桥牌,则是他倾注心思投入的,始终精力饱满而高效。
邓小平打牌速度很快。国际桥联规定,正式比赛1小时打8副牌,对于老年人打牌时间可以略宽。我们在邓小平家里打牌是现发牌,通常一小时打16副牌,速度快了一倍。
邓小平打桥牌遵守时间,注重效率,并且重视劳逸结合。多年来直到1994年11月以前在邓家包括洗牌、发牌、叫牌、打牌、记分在内,1小时打16副,快了一倍,大约3分半钟打一副。因为还要在难度较大的牌上,比如某些点力不足的满贯牌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但也很少超过六七分钟一副。直到老人家90岁高龄之时,各个环节都还是自己动手和决定。
这种高速度,要求每人精力高度集中,也说明老人家思路非常敏捷,桥牌的基本功扎实而又非常果断有魄力,绝不拖泥带水。他在叫牌和打牌过程中传送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良好的牌感,计算的准确,分析判断的正确,以及攻守自如和方法运用的得当,善于选择较好的打牌路线且非常熟练,的确是我国老一代革命家中的第一高手。
在90岁以后,由于年事已高,邓小平有时会把黑桃和黑梅花看混,就由女儿邓楠帮助捋牌,但决定叫牌、出张……都仍由自己决定。
——摘自《世纪》杂志2019年第五期
作者:蔡公期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