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聚焦中国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五大主题的硬核纪录片,反映十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重要领域的探索和成就。它以中英文同一内容版本走向世界,并在海内外收获了同样成绩斐然的收视率。
上海广播电视台携手Discovery打造,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今年8月16日在东方卫视播出,五集节目蝉联五周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冠军,浙江、安徽、江苏多家电视台也在黄金时段联动播出。9月11日起,该片英文版登陆Discovery国际平台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周末黄金档,观众反响强烈:五集节目的整体首播收视率和重播收视率分别超越节目播出前四周同时段平均数据的70.6%和103.75%。华纳兄弟探索集团中国区副总编辑张元认为:“作为一部硬核话题纪录片,该片选择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硬核话题,善用国际化叙事策略,让国际受众了解了让人信服的中国。”
10月9日上午,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研讨会在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举行,国际传播专家学者、国际平台方、主创团队等共同拆解该片海内外同频传播的成功之道。
系列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方面的一个品牌IP。同时,该片也是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被纳入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还是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此次SMG与Discovery联合出品的第二季,是为迎接今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国梦”提出十周年而摄制。节目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选取了中国各地在过去十年里取得的成功经验典型,进一步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治理经验,充分展现出中国是全球合作的受益者、贡献者与推动者。
在研讨会与会者看来,该片能在海内外同时“上分”、同频传播,代表着上海纪录片一直以来立足跨文化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追求与经验——以上海实践、中国视角、国际视野,深耕纪录片内容与中国话语的创新表达,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开放、包容、创新的上海。
用拓展的海外知华友华“朋友圈”,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总导演陈亦楠回忆,早在议题设置阶段,SMG团队便与Discovery方面密切沟通,并达成约定:设置阐明中国问题的典型议题,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不回避问题,直面质疑和挑战,主动回应国际关切;选取上海经验、中国方案,向世界展示中国答卷。
国内国际团队全程连线,不断校准叙事角度,回应海外受众最感兴趣的中国议题和中国故事。陈亦楠记得,在讲述有关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故事时,“Discovery方面建议把中老铁路和上海号中欧班列的故事放在这一集的开篇,这样更能吸引外国观众,拉近距离”。
张元特意提及此次拍摄对纪录片主持人的选择:“如果说由外籍嘉宾串场来观察中国,是不少国际合拍纪录片采用的普遍方式,那么《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请到英国人罗飞(Arthur Jones),可以说为国际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更让人信服的视角。罗飞的导演身份,使得他在行走中国的过程中,没有脚本照本宣科,而是真真切切地亲眼看、实地走、当面对话。”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高级编辑唐俊亦认同,罗飞对于国际舆论场的中国叙事而言是张“新面孔”,他的到来意味着《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拥有了更为拓展的海外知华友华“朋友圈”,视角更为多元。
较之第一季,唐俊认为《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在国际化叙事策略上更趋成熟,在众多外宣纪录片中堪称范例,再一次体现了上海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实力。“该片在题材内容上,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在表达方式上,注重促进作品编码与译码的契合。在美学风格上,用国际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从Discovery等国际平台的用户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背后治国理政的中国哲学、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一直是最吸引全球关注的中国故事。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正是契合了国际受众需求。片中,有的故事从中国普通百姓个体命运的变化入手,折射出时代发展带来的变迁;有的故事从国家战略大局切入,彰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些既“硬核””又“柔软”的画面,这些兼具历史纵深感与时代鲜明感的故事,从历史的视角、现实的视角、全球的视角,构筑起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成为国际传播中的“硬通货”。
克服“政治折扣”,拍出“行进中的中国”该有的样子
国际传播研究中常会提及“文化折扣”,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价值低减。在此理论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中心(筹)主任吕新雨进一步提出“政治折扣”,“它指的是中国作为唯一在经济上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体系,或者说‘中国道路’在后冷战时代国际话语霸权版图中的不利位置”。她认为,克服“政治折扣”的存在,正是《行进中的中国》作为硬核纪录片突围的意义所在。
吕新雨说,首先从形态上,纪录片突破了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种种“折扣”,以求同存异的真诚态度与国际受众探讨共同关心的硬核话题。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打破了西方媒体的片面视角,为国际受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其次从内容选择上,选题更有针对性,发挥并展示了中国主流媒体主战场的角色与担当。跳出“唱衰”与“歌德”中国的二元对立,既展现了中国的可敬可爱,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收听收看专家方颂先站在普通观众立场说道:“海内外观众从纪录片里看到了一个美丽、兴旺、奋发、开放的中国,其实,这就是行进中的中国的样子。”他认为,当观众跟随镜头实访中国大江南北,看见中国这片热土的建设成就,聆听20多个故事里各行各业小人物的故事,人们会信服——在人类历史上短短数十年,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到令世界惊叹的小康社会,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行进中的中国》在海内外同频传播,片中记取的上海案例也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全过程人民民主首个全国街道示范点、“上海号”中欧班列的开通、小红书互联网平台落户上海、特斯拉新能源汽车落户临港新片区、智慧城市助力实现数字上海、推行城市保障性住房等六个案例,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上海如何落实国家赋予的重大战略定位。
这两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亚太战争审判》《行进中的中国》《温暖的一餐》《拉一碗面》《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长江之恋》等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纪录片先后收获了海外奖项。与此同时,B站、优酷等互联网平台也加大自制纪录片力度,共同打响海派纪录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据悉,上海市委外宣办将继续以“文化大推广推广大文化”理念,加强“新时代外宣纪录片工作专班”机制建设,以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效应,不断开拓纪录片海外推广渠道,扩大知华友华国际传播“朋友圈”;进一步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与行业协作,让更多的海内外纪录片受众感受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作者:王彦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