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与个体隐私的边界在哪?数字货币伪造如何认定?如何推动人类科技向善发展?身处大数据时代,平衡信息隐私与数据安全成为当下业内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上海学者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率先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问题开展研究和译介,一批学术著作在沪陆续面世,并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开分享。“金融科技的发展导致金融领域犯罪实行行为内涵发生了较大改变。如互联网本身具有虚拟性,对金融票证、数字货币的伪造行为已然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对实体的伪造,在虚拟世界中的伪造应当如何认定存在争议。”“金融刑法与数字法治”主题的《互联网金融犯罪研究》《刑法学研究》新书分享会上,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刘宪权教授、刑事法学院房慧颖副教授对谈。刘宪权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远超人类的想象,必然影响到对相关领域刑事责任的认定。
有观点认为,由于人工智能不是人类,因而不可能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是否是人类并非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要件,只要机器人具有独立的辨认、控制能力,就能够成为刑事责任主体,而无需是具有血肉的人类。房慧颖对此表示认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然影响了刑事责任的认定问题,在对自动驾驶汽车肇事行为的认定中,智能程度的高低,将影响使用者与研发者之间的刑事责任分配问题。
互联网金融犯罪呈现多样性、复杂性、隐蔽性、智能性、涉众性等特点,由此引发不稳定风险显著增多。对于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刘宪权主张,刑法学界应当进行预防性思考。元宇宙技术颠覆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犯罪行为在元宇宙社会中也体现出社会危害性,如强制猥亵、侮辱、诽谤等。元宇宙社会中的管理秩序也区别于现实社会中的管理秩序,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路径也应予以重构。
进小区刷脸、买东西刷脸、银行办卡刷脸……在这个“万事刷脸”的时代,人脸识别技术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刷脸”似乎成为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频繁刷脸真的安全吗?便捷背后有何隐忧?
上海人民出版社自2018年连续推出“独角兽·人工智能”丛书,囊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算法等与法律交叉领域的学术前沿内容,学者彭诚信主编的"独角兽·人工智能"第5辑里,《人脸识别:看得见的隐私》新近出版,《课税数字经济》《隐私为什么很重要?》即将面世。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吉栋讲解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影响和法律应对措施,让读者感受新技术带来思潮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作者伊恩·伯尔勒认为,在一个日益依赖数据并同时规避风险的社会中,有证据表明,如果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不加控制,会导致隐私被侵犯,急需有关部门在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中做出权衡。本书提出了运用法律与伦理的解决方法以更好地保护隐私与规制数据商品化,从而为人脸识别与公民身份安全构建良性发展的法律路径。
此外,《区块链与大众之治》《加密货币、区块链与全球治理》《牛津公司法与公司治理手册》等新书,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一系列科技讲座上亮相。
过去十年间,加密货币已成为信用创造领域中重要的创新之一。加密货币的全球架构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和洗钱控制等带来重大挑战。为了应对加密货币所带来的诸多争议,各国央行、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全球行业监管机构采取多方面治理对策。
《加密货币、区块链与全球治理》译者、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围绕比特币与区块链如何对当代全球治理产生实际影响等话题展开解析。本书汇集了人类学、经济学、科技研究、社会学和全球政治经济领域学者,这一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学术界、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和公众更好地理解推动国内和跨国治理改变的技术变革。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