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本来是胖的,现在瘦了一点。”驰援武汉的上海医生家里,孩子的话让人心里一动;“这是我们哈尼族过节时会唱的一首歌。”万米高空,从贫困村走出的空姐让客舱添了几分新春氛围;“这里加两个干辣椒,他们好有点味道,但小朋友的菜还是清淡些。”上海闵行吴泾镇,餐厅负责人已摸清了居家隔离邻居们的口味;“有了口罩,我可以出去买点喜欢吃的东西了。”外滩街道北京居委会,阿婆等到了社区购买口罩的通知。
纪录片《城市的温度》里,真实的人、朴素的话,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评论里却有网友说“我被治愈了”。不止记录的人和事都是藏在城市毛细血管里的小事,纪录片本身也是小体量,每集仅五分钟,名副其实微纪录片。
可就是这么一部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聚焦微处的微纪录片,悄然刷屏。《城市的温度》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市文明办联合出品,自2月11日至今已播出五集,不仅在电视荧屏上引发关注,还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收获了3700多万点击量。高关注度的背后,人们看见了一支荧屏轻骑兵,正用镜头告诉你渗透在这座城市里的乐观、坚持和担当,用镜头守候城市里春天的点点讯息。
平凡人间的群像,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真实的触角
《城市的温度》第一集《特殊的航班》讲的是发生在除夕的事。上海飞往昆明的班机上,有的旅客是取消休假回医院复岗的云南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是急于返乡和亲人守岁的春运一员。不同寻常的是,全航班的人都戴起了口罩;同样特殊的还有,在飞行途中,哈尼族的两名空乘用家乡的歌谣为乘客带去疫情防控压力下的些许宽慰。
特殊的疫情防控时期,这两处“特殊”真的足够特殊吗?要知道,同样在除夕那天,上海有支医疗队驰援武汉。若按习见的思路,那架满载英雄的班机,必然会有更多轰轰烈烈的故事,但微纪录片的主场景却不是飞往疫情重点地区的班机。“暴风眼”之外,有什么值得记录的画面?
该集导演詹佳骏的拍摄后记不妨一读。的确,他也有过踌躇,认为这次拍摄对象既非抗疫前线的医生,就连空乘也被口罩遮蔽了职业的光彩。是工作室负责人李霞的一番话打消了团队的顾虑,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空乘能将乘客安全送回家过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责任心,疫情当前,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工作岗位都值得记录。确实如此。这架上海飞往昆明的班机,可能与当天穿梭在中国上空的许许多多飞机一样,它们不必惊心动魄,只是坚定朝前,便织就了中国的空中运输网。
同样,第三集《外卖不“卖”》的主人公乍看也不是抗疫一线的焦点人物。丁晓玲是上海闵行一家餐厅的负责人,获知小区内正在居家隔离的湖北邻居用餐不便后,她主动重开本已歇业的餐厅,召回厨师,每日给邻居们送餐。丁晓玲、厨师、帮忙送餐的物业派送队和居委会志愿者,这条送餐链上没有惯常概念里的英雄,但正是这些朴素到极致的人、这些平凡人间的群像,才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真实的触角。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是什么样,疫情下的上海就是什么样的。
简单动作重复千百次,春天就这样近了一点又一点
《城市的温度》里很少有特别煽情的场面。即便第二集《家人》,镜头对准了三位“逆行者”的背后,他们的妻子、丈夫、父母、儿女的言谈中,也没什么催泪弹释放。就像身为同行的妻子在得知丈夫驰援武汉后,轻声叮嘱爱人“好好吃饭,平安归来”,转身,她自己也投入到日复一日的上海防疫抗疫工作中。
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为了重归正轨,太多人重装上阵,在另一条轨道里井然运行。比如第四集《猎“毒”人》记录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即景。他们被称为“流行病学界的侦探”、防止病毒扩散的医生。每当新的病例确诊,分析患者的行动轨迹、建立流行病学上的关系,常被人们比作“破案的过程”。可纪录片收录的,看上去实在平平无奇:打电话、问问题、画出时间与地点线索,周而复始。生活不是艺术创作,没有悬疑片的情景再现,也不会有任何主角光环的神乎其技。现实里疾控人员重复做的,就是百密不容一疏的细致排查。
《一只口罩的接力》更是平淡,从生产车间到物流仓库,从司机的车厢到药房的货架,从居村委的登记表最后再到居民手中。看起来,一只口罩的旅程并没有出人意料。不过,当这些环环相扣的节点添加了数字,一切又显得不那么一般了。
纪录片镜头兵分两路,一路从上游出发,一位司机四小时送四家门店,提货、开车,车轮滚滚就是他不竭的工作状态,而仅仅这一品牌的药房,上海就有700多家。另一路镜头对准了外滩街道北京居委会,排表、打电话就是居委会细致又细琐的工作,那里共1350户居民,上海像这样的居村委共有6000多个。一只口罩从生产线最终到居民手上,生产工人、仓储人员、物流司机、药房员工、居委社工……
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动作重复千百次,像环环相扣的零件准确地“滴答”向前,每向前一点,春天也就近了一点。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