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外高桥保税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后,上海第三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浮出水面。今天(5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海关、黄浦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上海市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一上海唯一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进口示范区有了新的愿景目标:至2027年,年度进口贸易总额达千亿规模,每平方公里进口贸易密度达700亿元。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切实建设好“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进口示范区”),对黄浦不断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黄浦深厚悠久的开放基因为“进口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黄浦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见证了上海自建城以来700余年间的蜕变与繁荣。长久以来,黄浦始终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我们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开放战略契机,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不断深化经济、社会领域对外开放,高能级外资企业、国际化人才加快集聚,国际居住人口、国内外游客数量不断攀升,已初步达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社会开放水平,开放也成为黄浦最鲜明的品格之一。
黄浦高度外向的经济特征为“进口示范区”先试先行创造了优越条件。黄浦作为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为主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区,经济总量和密度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多年来,我们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效益逐年提升,已成为全市引进外资的重要承载区。目前,已有累计超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黄浦投资兴业,外商对黄浦的区域贡献近半壁江山。这一经济特质与“进口示范区”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有利于加快推动形成“总部功能承载、消费供给引领、服务集成创新”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新格局。
黄浦创新优先的发展战略为“进口示范区”功能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有着创新资源多元、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海量、市场需求巨大等优势。我们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机制、服务、人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包容性,提升对各类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创新突破。“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入探索,研究提出更多推进商贸流通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努力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生态。
在接下来推进“进口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聚焦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定位,以高能级主体为根基、高品质消费为引领、高标准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进口示范区”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的作用。
黄浦将立足上海、放眼世界,高站位做好系统谋划。紧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深入开展事关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调研,以及推动落实的跟踪性调研。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加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持续强化总部高地建设,加快集聚多功能、高能级贸易主体。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积极打造世界级商圈,以高品质的消费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全力推动贸易与投资融合,提升跨国公司本土化运作能力,做好孵化培育,共享大市场和产业升级的新机遇。
黄浦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举措提升辐射水平。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匹配全球供需。切实加强“进口示范区”和进博会的协同联动,积极打造进博会“展商变投资商、展品变商品”的重要平台。依托C9联盟等平台,强化进口贸易区域联动、资源协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其韧性和安全水平。积极推动各领域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探索提高贸易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的有效路径,奏响“中心辐射”最强音。
黄浦将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全方位强化服务保障。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完善贸易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和科创服务与进口贸易互动赋能,为进口贸易企业搭建更好发展平台。加大复合型高端进口贸易人才引育力度,在落户、安居、就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城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海关合作,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产品、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作者:杲云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