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间,上海发布新一轮核酸筛查通告,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域先后实施封控管理。很多人连夜收拾行囊,从家中赶往工作地点——工厂、园区、港口、办公楼宇,以保证生产链、供应链时刻运转,拉足进度条。
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诸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抓好疫情防控头等大事的同时,上海正尽最大努力,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力保生产线不停、供应链不断。
稳产线——“逆行者”撑起“上海制造
28日,上海启动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但上海汽车产业链依然“很稳”。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内,仍是一片高效运转的场景,飞转的产线上机器轰鸣,员工齐心协力稳定各条生产线,将疫情对产能的影响降至最低。
“闭环管理下,我们坚持防疫、稳产两手齐抓,确保生产工作稳步运行。一方面推动各项防疫措施落实落细,为员工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坚持上下一心保供稳产,尽力抢回产能。”上汽临港基地相关负责人给出一组数据:临港整车厂现到岗员工超4000人,保持双班制生产节奏。发动机工厂到岗员工达491人,可满足单班生产的人员需求。
确保关键零部件不断供,负责临港基地零件保供的高级经理蒋宁抢先投入一线工作,“我们第一时间与供应商建立了疫情报警机制,并进行了供应商排摸,优先抢运风险零件至临港基地,保证生产正常运转。”这几天,陆续有零部件从上海周边地区运抵临港基地,为了减轻疫情造成的影响,临港基地还将供应商司机一同纳入闭环管理中,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和生活必需品等。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承担的都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上半年有很多产品需要及时交付。为防止封控在家对生产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很多干部和员工27日从家中连夜赶往工厂。目前,核电集团下属企业共有400余人值守在生产一线,有力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执行。上海电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之后,当地多家企业共计有超过1300名干部员工快速响应,“逆行者”坚守生产一线,撑起“上海制造”的重要一极。
稳供应—— 在“关键卡位”稳链固链
为了保证生产链、供应链不断,上海的很多普通员工都把家搬到了工厂,实施吃住都严格封闭的管理制度。这些“逆行者”,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经济运转的坚定力量。
自3月16日起,上海最大的奶牛场——光明乳业金山牧场开始实施封闭管理。沈峰、吉合玲是金山牧场的一对年轻夫妻,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得知需要封场管理后,他们主动带头住进用集装箱改建的居住点,把孩子托付给家里老人。由于奶车在运输途中要接受各种防疫检查,往往半夜才能到达牧场,光明乳业申丰牧场质量部门打奶工吴荣军的工作时间因此延后,他不仅需要住在牧场,而且要在凌晨往返于收奶间和奶车之间,并将生奶送到车上,把好牧场的最后一道关。
“疫情之下,‘奶瓶子’的市场供应不能断。”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说,“奶瓶子”背后有一条长长的供应链,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闪失。目前,仅牧场环节,光明乳业共有1400名牧场员工进入封闭管理状态,是城市奶源安全的守护者。
除了在本地市场保障供应外,上海在全球供应链中同样担当着重要角色,“关键卡位”的供应不停,有助于稳链固链。位于松江区的尼西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机器正忙碌作业。“半导体需要24小时不间断生产,停一分钟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公司总经理杜震说,企业去年刚刚在沪新增投资6000万美元,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如今虽然出现疫情,但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已采购1000多套睡袋和被褥,可确保48小时封闭期间正常生产。
稳服务——用好数字化,畅通物流链
确保物流链畅通,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应有之义。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上海港至今始终保持24小时正常作业,成为上海口岸的重要担当。
3月28日起,根据相关部门的路管要求,集卡驾驶员需持有电子设备交接单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方可正常通行。这意味着,集装箱卡车能否正常运行成为关键一环。“经过12小时紧急开发、测试,我们于第二天凌晨上线了‘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上港集团港航数科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戴越表示,依托大数据平台,系统可对接核酸检测数据、随申码信息,并结合电子设备交接单业务信息,生成电子防疫通行证,不仅可供驾驶员手机端使用,也提高了集装箱车辆物流周转效率,有效助力上海及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供应链的畅通有序。
上海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民营企业总部的高地,除了线下畅通物流链外,善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端也格外重要。商汤科技向外输出大量智慧城市、新基建解决方案,疫情当下,虽然员工居家办公,但仍不间断输出数字化产品和方案。数字空间事业群项目经理廖虎目前已居家办公半个月,这几天,团队有一个上海的重要项目需要交付,通过在线合作的协同方式,昨天已如期交付项目。
作者:徐晶卉 张懿 周渊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