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诊治中心主任肖世富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新增老年人口1000万。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41亿,占人口比例17.3%。中国未来将加速老龄化,每年新增老年人口将在1000万基数上不断增大,到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多。
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申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两大“杀手”。近年来,患有这两种精神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造成这两种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是年事已高的老人长期独守空房,生活内容枯燥。
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2017年,上海人口预期寿命依然超过83岁,为83.37岁。活得长是好事,但未必就一定能活得好。中国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最多,也是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1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8%。研究结果显示,在60岁以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每5年会增高一倍。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每年都会遇到许许多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老年病诊治中心主任,肖世富深知此病对家庭的重负。然而,过去十余年来治疗该病的新药临床试验几乎全军覆没,这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研发领域蒙上了深深的阴影。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多靶点多机制新药研究思路,让攻克阿尔茨海默病重见曙光。”肖世富说。
孤独是时代病,也是老年病
失眠、抑郁、认知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症状都可能出现。肖世富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是全国最早在社区探讨认知障碍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的研究机构之一。团队率先开展了老年认知功能测验的全国常模研究,发表了在适合社区的认知评估工具GP-Cog 的中国信效度研究结果。2009-2014 年负责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国老年心理问题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主要对老年期痴呆的早期预警研究,使本团队对该领域的研究与诊治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建科37年来,肖世富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几乎所有治疗 AD药物的临床注册研究。作为组长单位,他主持国家产学研项目的两个 1.1 类治疗AD 新药的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目前已建立起老年脑疾病的社区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团队一直致力于认知障碍及相关老年精神障碍的防治研究,从流行病学、神经心理学、分子遗传学、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等方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专著等 1000 余篇/本,获得了较丰硕的科研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5项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6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人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未必觉得快乐。在临床上,会遇到不少老人,其实并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却总感觉身体不适。在做了各种检查之后却依旧查不出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从精神、心理层面入手。
“阿尔兹海默病和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申城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两大‘杀手’。”肖世富指出,近年来,患有这两种精神疾病的人数逐年上升。造成这两种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是年事已高的老人长期独守空房,生活内容枯燥。
肖世富指出,“空巢”家庭的增多以及大众对疾病早期症状缺乏了解是阿尔茨海默病不被及时发现的主要原因,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属有比较强烈的病耻感,他们宁愿相信患的是躯体疾病,而不是精神疾病,一直拖到非常严重了才送到精神卫生中心,这时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差了。
对老人来说,缺少精神上的赡养和关爱容易患上抑郁。国际老年精神神经药理学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肖世富教授介绍,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老人自杀,而其中半数以上老人自杀是患有抑郁症所致。因此,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观念改变和对他们的相关知识宣传就显得尤为迫切,家人也应对老人多一点关爱。
▲肖世富团队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警研究与诊治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挫折虽多,从未放弃
中国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最多,也是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1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8%。而且,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都证实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荟萃研究的结果显示,在60岁以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每5年会增高一倍。因此,尽快提高该病的临床试验水平、加速新药研发,对于提升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福祉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阿尔茨海默病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带来了患者照护和情感的重负,更为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截至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阐明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这让新药研发的失败率近乎百分之百;但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却从未止步不前,并且有了巨大进展。每一个新发现、新方法的诞生,都是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累积而成的。
“如今的药物治疗方法都是以控制疾病进展为主,突破性的研究比较少,有些一开始感觉很有希望,但却在三期临床的时候碰壁。”肖世富坦言,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路上,挫折是很多,但大家都没有放弃探索。
他解释,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进展过程很缓慢,目前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学说是:淀粉蛋白级联学说和Tau蛋白学说。淀粉蛋白级联学说已有较多证据支持,不仅对疾病的进程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假设,更重要的是它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靶点。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淀粉蛋白学说。
对于Tau蛋白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轴突微管的稳定性。科研人员发现,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会导致神经元内缠结的形成,致使构成微管的Tau蛋白脱落,并影响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物质在神经元内的运输,并逐渐导致突触退化等病变。
实际上,在最新公布的《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就把β-淀粉样蛋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必要的标志物。认定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应该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阶段。这些新的认知和共识为后续项目的推进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链接:
名医简介:
肖世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诊治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痴呆及相关病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痴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担任多本中外专业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国内外合作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0余本。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首批上海市医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1次。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者:金宗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