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构成中国具体实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时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从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民接受、发展马克思主义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文化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而共产党找到了,这就是“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邓小平把中国式的现代化比喻为“小康之家”,“小康”这个概念来源于《礼记·礼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并把“为世界谋大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强大精神力量,尤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心,锤炼我们的意志,激励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中华民族面对困难时,不相信什么外在力量,而是相信自身努力。毛泽东在1930年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主张“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中国共产党最终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独立自主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提供独特的方法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和宝贵的精神,而且积淀了独特的方法智慧,不仅能够激励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能启发我们找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智慧。
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把坚持“一国”原则与尊重“两制”差异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智慧。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天下一统”,但是这种一统也是“多元一统”。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
一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强大的精神动力、独特的方法智慧,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什么需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点是什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因此体现出越来越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无疑极大地坚定了“四个自信”,彰显了解决当前人类面临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陈方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任思蕴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