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的改良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与此同时,莱茵模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为此,远在大洋彼岸的阿芙利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与盖尔·阿芙利(Gayle Avery)教授素未谋面,辗转邮件数封,行字间,笔者“亲见”了一位学者的勤勉与睿智,也有幸欣赏了一位女士的优雅与热情。
初识阿芙利教授的《莱茵模式——如何开创和谐的常青基业》,始自时任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先生的那篇序文。作为该书中文版的第一位读者,秦晓先生不遗余力的推荐,让人等不及想找到答案:一位执教澳洲的学者,曾在德国和美国工作十余个年头,将如何解读两种经济模式?
莱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由法国经济学家、曾任法国保险公司总裁的米歇尔·阿尔贝尔(Michel Albert)提出,他在著名的《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著作中,将莱茵流域的西欧国家,主要是德国(还有瑞士、挪威、瑞典等国)所奉行的市场经济模式,称为“莱茵模式”。与英美模式相比,欧洲的莱茵模式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利用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公正。米歇尔·阿尔贝尔断言,在强势的英美模式面前,莱茵模式所包含的“人文价值”和其社会和谐平等的内涵,仍将具有其顽强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然而同时,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就业问题、分配问题、公共服务问题、社会公平问题都无法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莱茵模式以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基础,研究商业机构和社会的相互依赖性,关注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长期利益以及社会和环境责任,不失为中国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
诚然,如阿芙利教授所言,“没有一种领导模式是通用的万能药”。中国在历史、文化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要寻求的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的新一轮反思,从过去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的改良延伸到剖析自由市场模式,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与此同时,莱茵模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美、法等国都曾表达过要借鉴“德国模式”。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