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下,孙悟空上,注意挥舞金箍棒的动作!”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非遗部主任朱彦手把手的指导下,长宁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陈慧志、石乃豪有模有样地操纵着手里的皮影。只是,习惯于负重的手,因为用力过猛,把幕布戳得突出来一块。一出15分钟的《闹龙宫》演下来,两位消防员脸通通红,因为紧张,也因为兴奋。“今天现学了一个小时,有点手忙脚乱,有时候翻面翻错,但真的很好玩,以前只在电影上看过皮影戏,第一次现场体验很新鲜。”陈慧志憨憨地笑:“在快过年的时候参与这样的活动,很有年味!”
春节一天天临近,不少人已经踏上了回乡的旅途,而对守护这座城市安全的消防员来说,节假日仍要保持一定在岗率。1月16日上午,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送欢乐艺术团”走进长宁消防救援站,为坚守岗位的指战员们送去传统年俗活动,与他们提前“一起过年”。整整三个小时,消防救援站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早上九点,二楼的“消防员之家”摆起了摊位,写春联、学剪纸、捏面塑……现场一派暖意融融。在面塑老师的帮助下,副指导员张鑫捏了一只小兔子,准备待到休假时送给新婚不久的妻子。“她让我捏一个玲娜贝儿,但我技术不行。”张鑫细心地在小兔子的怀里加了一根胡萝卜,这样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他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对我们来说,春节和平日一样,都是24小时待命,因为警情不过年。”张鑫透露,队里共44名指战员们,42人老家在外地,重要节假日,大家基本选择坚守岗位。为了让百姓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他们会比平时更加警惕,派车到辖区重点区域驻防,去一些易出事故的点或重点保护单位巡视,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百姓过年,我们过关。”这是他们牢记的一句话。
据统计,长宁消防救援站一年出警700多次,火警200多次、抢险救援300多次、社会救助100多次。除了大家熟知的火灾扑救、事故救援,取马蜂窝、抓蛇、帮开门、救助小动物甚至戒指卡住等,都是消防救援的范畴。有时候,前一个任务刚完成,还没来得及开回消防救援站,直接调转方向奔赴下一个任务点。因此,除了探亲休假,指战员们基本以队为家,没有下班时间,晚上出警是常事。大家都住在队里,十人一间。宿舍里有个小门,打开是一个铜杆间,遇到警情指战员们直接顺着一根铜杆滑下去,可以有效节约时间。
“警铃响起后必须保证60秒内出警,早一分钟,就能多挽回一分损失。”汪保俊有些稚嫩的脸上写着自豪。2003年出生的他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因为哥哥在老家河南也是消防员,受其影响,他从小立志要做消防员。从2021年入伍后,他就没回过老家。“消防救援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彼此就是亲人。”
当天上午10点半开始的铜管乐演奏会,特别选择了器乐合奏《烈火》作为开场曲。这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群文干部为消防员创作的,曾获得2022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的新人新作奖。“他们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保卫城市安宁和人民生命财产。我们特别想演奏给他们听,代表这座城市的百姓表达感谢之情。”工作人员周姗璐说。
自2020年以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送欢乐艺术团”每年都关注着春节不能回家的特殊行业,拍摄短视频、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所思所想,并且送上温暖的节日慰问。从《留下过年》——外卖小哥篇,到《陪你过年》——环卫工人篇,再到《一起过年》——消防救援指战员篇,群文人要为这个城市的守护者们留下一串真诚的祝福和珍贵的影像,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他们及他们的坚守。
记者了解到,除了“送欢乐艺术团”,全市群文系统有三十多支文化文艺小分队参与“‘大地情深’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活动”,将在新春期间把演出、民俗等文化活动送到社区、企业、商场,为广大市民带来节日的问候。
摄影:叶辰亮
作者:李婷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