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人生:我的父亲段文杰》
段兼善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段文杰,1917年生于四川绵阳,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荣获“敦煌文物和艺术保护研究终身成就奖”。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专。1946年加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曾任美术组组长和考古组代组长。1950年后曾任代理所长。1980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副所长,1982年任所长,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98年任名誉院长。2011年病逝。
段文杰在敦煌石窟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上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和卓越的成就。不仅通过各种举措推动敦煌石窟群的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新阶段,并为文物保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髙科技人才。通过大量的编辑出版工作,创办学术专刊,连续举办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和艺术交流活动,团结国内外敦煌学者,谱写了敦煌学研究的新篇章。不仅扭转了中国敦煌学一度落后的被动局面,还促进了国际敦煌学的新态势新发展。
《敦煌人生:我的父亲段文杰》是段文杰独子段兼善历时多年、翻阅大量文献、收集众多资料、整理父亲相关往来书信写作而成的,可谓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段文杰传记。
>>内文选读
到洞窟里去面壁临摹,是父亲最热爱最熟悉的工作。十几年来,他的多半时间都是在洞窟中度过的。古人创作的一幅幅精彩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印入他的脑海。一到洞窟里,他就好像进入到另一个空间。这是一个浪漫的、艺术的世界。在这里,他和古代艺术家心灵沟通,谈艺论道,完全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只全身心地沉浸在自由畅想的海洋中,人世间的烦恼此时也烟消云散。父亲后来说过一句话:“一画入眼里,万事离心中啊!”
父亲临摹壁画有自己的原则:一要对得起古人,二要对得起观众。他的目的是准确地反映古代匠师的艺术成就,让现代观众感受到传统的精彩。当时研究所的一些人定了个规矩:不管是临本还是文章,这些“犯错误”的人都不能署名,署名权由所领导定夺,或署“敦煌文物研究所”或署其他人的名字。有一幅217窟“观无量寿经变”主要是由父亲临摹的,署名时却挂上别人的名字,父亲知道了也就笑笑而已。父亲认为他在敦煌壁画临摹中做了一些工作,是分内的、应该的,即使在临本上发生一些不予署名的事情,也没必要太过纠缠。真正让人遗憾的是那些创造了敦煌艺术的古代匠师们,他们的名字应当流传千古。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除少数人能查到名字外,大多数古代匠师的名字都无法查到,这才是千古憾事。
父亲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个思考了很久、一直萦绕在脑海的新课题,就是开展对敦煌石窟的理论研究。敦煌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父亲主要想从它的历史渊源、时代特征、风格变化、审美观念、艺术技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等方面作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分析、归纳与总结,并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撰写成文。
父亲最先选取的题目是《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起因是在1958年,敦煌壁画临本在日本展览时,一位研究中国服饰史的日本专家原田淑人看了展览后,充分利用画展中的衣冠服饰资料,对他写的《唐代服饰》一书作了修改,重新出版,并说:“这么丰富的资料,你们为什么不研究?”常书鸿所长从日本回来说起这个小插曲,父亲听后觉得这是令中国敦煌艺术研究者惭愧的事情。父亲长年临摹壁画,对各时代的人物服饰作过一些具体的造型研究,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壁画临摹工作的需要。现在看来,必须将衣冠服饰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父亲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同时研读了他人有关服饰的文章,花了一年时间,查阅了近百种资料,摘录了两千多张卡片,初步整理出中国衣冠服饰的发展概况,又把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演变纳入历史发展体系,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形成了论文的脉络和框架,列出了提纲,并写出了初稿。
之后,父亲又根据过去临摹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以及在洞窟中作的对照研究,对敦煌壁画中线描技巧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写出了《谈敦煌壁画线描》一文的初稿。根据对洞窟中一些重点画幅的赏析,写出了《九色鹿变》等一批读书笔记。此外还写了一本《敦煌研究专题报告笔记》,里面包括了石窟考古学、石窟寺研究的业务基础知识、石窟性质的逐渐变化、密宗遗迹以及石窟记录与排年等章节。
作者:段兼善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