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烽火印记——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特展”开幕。200张照片、50件(套)珍贵文物生动展示了北京丰富厚重的抗战文化资源,全面反映了北京抗战历史。
“这是抗战馆首次将北京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作为展览的主要内容。”抗战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介绍,展览分“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地核心展示区”“抗战纪念设施重要展示区”“抗战遗存重要展示区”三部分,展示了160余处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重点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
步入展厅,在第一部分“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地核心展示区”,第29军抗日战士们戴过的钢盔,用过的书包、徽章、子弹壳、弹夹,以及有关卢沟桥事变的珍贵影像资料一一进入观众视线。 “这个核心展示区包括卢沟桥、宛平城、抗战纪念馆等重要抗战遗存和纪念设施。”罗存康指着展柜里的一件钢盔说,“这是我们从宛平城遗址中出土的唯一钢盔原件,上面大大小小的弹孔见证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更见证了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精神。”
▲图为展出的29军战士戴过的头盔,用过的徽章、子弹壳、弹夹等。
沿着展区向前,由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提供的焦庄户村挖建地道时所用提灯、妇救会积极分子为伤病战士熬药所用药罐等,吸引不少人驻足参观。
▲图为在焦庄户村挖建地道所用的提灯,妇救会使用的药罐等。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作战方式。“明里打,暗里逃,消灭敌人最可靠”,焦庄户村因地道条件被称为抗战堡垒村。
在展出的《焦庄户村地道路线示意图》前,罗存康介绍:“1943年,焦庄户村的第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村民掘出一条长达11.5公里的地道,之后扩建改进,还能防水防烟。当时,冀东西部的八路军官兵受伤后,很多都被秘密运到这里来进行救治,妇救会人员用药罐精心救治了八路军伤病员。仅1944年,就救治了五六百人。”
军民同心是抗战胜利的法宝。不远处,一只由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纪念馆提供的大木箱,无声地诉说着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冀热察挺进军。后来,挺进军正式成立并由萧克担任司令员,其司令部移驻到马栏村。“老百姓听说共产党来了,特意把家里最好的箱子拿给萧克使用。萧克非常感动,但共产党拥有严明的纪律作风,不能白用、不能白拿,萧克不仅支付了租金,走的时候也归还了。”
1940年2月1日,萧克向中央军委报告了关于冀热察挺进军“三位一体”的战略;2月11日,军委回电对其表示肯定。如今,萧克关于冀热察工作向军委的报告手稿以及之后军委给萧克及军政委员会的回电抄件也陈列在展厅中。“这组珍贵的手稿和回电抄件,真实记录了冀热察挺进军发展壮大的非凡历程。”罗存康说,这份文件也因其承载的历史意义而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虽然纸张已微微泛黄,但苍劲有力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透露出萧克当时对冀热察地区抗战前途的深深思索。
▲图为1940年2月,萧克关于冀热察工作向中央军委的报告手稿。
1990年,萧克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他说:“这些东西放在我自己手里意义不大,放在纪念馆,不但有利于热心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同志们,更有利于教育年青一代不忘战争的灾难,鞭策他们发愤图强,中华民族强盛了才能不受外来侵略。”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抗战遗存重要展示区”精选了以政权建设、文化抗争、团结互助等为主的抗战遗址遗迹25处,重点展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北平学生南下请愿示威团出发地)、罗德俊手稿发现地(妙应寺白塔)、中共潞河中学支部旧址(原潞河中学教学楼)、八路军邓华支队司令部旧址等。
有些展品是首次公开展出。于1842年创办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主的新闻周刊。1937年至1938年1月,该周刊开辟了“抗战现场”专栏,不断推出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一位华侨将周刊1937年7月至9月的精装合订本捐赠给抗战馆。此次展览在展出原物基础上,对其中老照片进行数字化加工,供观众在触摸屏上放大观看。被日军炮击后残破不堪的宛平城城门、背着大刀严阵以待的第29军士兵……一张张黑白照片带领观众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
“以史为鉴,必须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走过艰辛的奋斗岁月,实现了飞跃。”展览现场,来自朝阳区的一位古稀老人眼角有些湿润。展览结尾处,一位观众在留言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始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图片:黄秋霞/摄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陆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