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古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北京市东城区有37处会馆,集中坐落于前门东区。这些肇始于明代初期,由当时同籍贯、同行业之人在京城设立的为同乡、同行提供集会、寄寓的房舍,让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各类地域文化交织融合,如今也是再次构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发布《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将对前门东区37处会馆旧址“一馆一策”活化利用,吸引各地驻京办、商会及其他社会力量进驻,将其打造成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会客厅”,集萃中华文化的“百花园”。
2021年下半年以来,颜料会馆、临汾会馆等陆续上演“会馆有戏”系列文艺演出。“‘会馆有戏’是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此次推出18条落地举措,希望能进一步焕发东城会馆的文化活力。”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颜料会馆又称平遥会馆,由来自山西的颜料、桐油商人创建于明代,是京城兴建较早的商业会馆之一
东城区提出将分类研究37处会馆旧址修缮利用情况,对已腾退修缮的会馆旧址,加强资源整合与注入;对未开发利用会馆旧址,整体制定修缮计划与利用方案。具体来说,对于目前运行成熟的临汾会馆、颜料会馆,深化其“有戏”内核,打造前门东区会馆演艺生态圈。而对于韶州会馆、汀州会馆等尚未开发利用的会馆旧址,通过省市联动,引导支持各地文化单位、商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会馆旧址的资源开发与运营,打造汇聚优秀文化资源的平台。
▲4月22日,河北梆子《花雅运河》《芦花荡》折子戏在颜料会馆上演,让这座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会馆再现昔日芳华
会馆旧址的利用,还将“一馆一策”,突出个性。“将以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馆、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馆、创意文化集聚示范馆、文化消费潮流引领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馆为总体目标,在统一设立评审和遴选机制基础上,进行‘一馆一策’活化利用。例如具体到单个会馆上,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音乐’等的碰撞融合中生发出千姿百态的文化样态。”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这37座会馆的活化利用将汇聚全国优质文化资源,支持各地优秀文艺院团、特色原创文化产品、优秀戏剧、经典曲目等进入会馆旧址展演展示、交流合作,引入地域文旅、商业、科技等前沿展示项目,让其成为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会客厅”。
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
图片:北京旅游网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陆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