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柳叶刀》环球健康子刊抛出了一个重磅结论——
中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完全可以避免的癌症而死亡,这个数据占中国癌症患者总死亡数据的45%左右!
在其刊发的相关研究中,首次出现了针对中国各省的全面的可避免的致癌因素分析——
这项研究采用了全国性的癌症和疾控系统数据库,采样了全国港澳台地区以外2859个县当中的978个,涉及的成年人人口数量高达4亿2590万……
毫无疑问是个实力派大型研究,在文章中,研究人员也认为,研究的结果可在现实中对癌症预防起到从政策层面到个人层面的实在帮助。
避免“作死”的五大因素
研究者把可控制和避免的致癌原因分为以下五大类:行为因素、饮食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和感染因素。
按ICD-10,五类之中又各自包含如下致癌因素——
行为:吸烟、二手烟、喝酒、体育锻炼不足;
饮食:水果摄入量低、蔬菜摄入量低、饮食纤维摄入量低、钙摄入量低、食用红肉、食用加工肉类、食用腌菜;
代谢:超重、糖尿病;
环境:PM2.5、紫外线(防晒);
感染: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华支睾吸虫、卡波氏肉瘤疱疹病毒(HHV-8)。
上述因素有些属于主动因素,有些属于被动,尽管都会导致癌症,在全国各地,其威力和影响范围是不同的。
哪些地方癌症可避免率最高?
通过归因分析,研究者发现,以2014年的数据来说,全国有1036004例癌症死亡病例是完全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的,占到癌症总死亡数量的45.2%。
换言之,45.2%的死亡患者是可以不得癌症不因癌症去世的。
而其中,男性的可避免率达到51.2%,女性仅为34.9%。
总的来说,还是男人比女人“作死”程度高……
图中圆点线条为男性各因素数据,三角为女性,深蓝色线代表行为因素,绿色为代谢因素,紫色为感染因素,红色为饮食因素,浅蓝色为环境因素。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可视为“作死”程度。
可以看到,男性在各因素中几乎都高于女性(仅在代谢方面中老年女性超越了男性),而在行为因素中(即各种主动作死中),远远把女性甩在了后面,中老年男性更是在图中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主动“作死”高峰……
而从地区上来说,差异也非常巨大,全国癌症死亡可避免率最高的是黑龙江省,达52.9%,其次是广东(49.7%)、吉林(49.4%)和湖北(48.6%)。而全国最低为上海,仅35.2%,排在西藏(37.6%)和新疆(38.3%)之后。
在这里不得不给上海点个赞,比同为发达地区的北京(41.3%)和广东低得多,甚至可以在这次统计中做到全国最低,是个珍爱生命的城市了。
综合性别和省区差异,中国的“癌症死亡可避免率”分布图大致如下——
男性癌症死亡可避免率最高的四个省分别是黑龙江、吉林、湖北和广东,通通超过54%。最低为上海,为40.9%。
女性的情况与男性并不相同,除了最低的依然是上海(26.9%)之外,女性癌症可避免率最高为黑龙江(48%),其次为吉林(42.6%)、天津(41.4%)和内蒙(41.0%),以上四个省的女性数据甚至超越上海男性。
毫无疑问,上海人在珍爱生命方面,完成了一次“双杀”。
不吸烟、多吃水果、控制体重、多锻炼、及时进行疫苗免疫、减少病毒感染……远离癌症,珍爱生命!
中国各地区不同性别的人群,在使用可避免的因素导致自己生癌死亡的方法上是有不同偏好的。
不过,各地男性人口最大的作死偏好还蛮一致的——吸烟。
上图中是各地男性通过可避免因素致癌的分析图。其中,红色片区为行为因素,大红色条为吸烟。蓝色片区为饮食因素,深蓝色条为水果摄入不足。两个橘红色系分别是糖尿病(浅色)和体重超重(深色)。绿色调为环境因素,深绿为PM2.5。紫色片区为感染病因素,最深的紫色为乙肝病毒感染。
可以看到,不管是最珍爱生命的上海,还是最会“作死”的省区,男性最大的作死因素就是吸烟。
其次是水果摄入不足和感染性疾病,后者的控制情况与地区经济状况关系较大。在喝酒、空气污染和体重超重方面,各省差异相当明显。
相比男性,各地女性的主要可回避因素就比较五花八门——
中国女性总体来说吸烟率比男性低得多,但还是有几个省份的女性吸烟率比较高,如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在红色区块的其他方面,男女差异也很大,女性因二手烟致癌死亡比例在总可控因素中的占比,比男性明显更高。而饮酒致死则非常的低。体育锻炼不足方面,女性的占比比男性高些。
由于吸烟率远低于男性,对各地女性人口来说,水果摄入量低变成了一个更为明显的因素。
在感染病方面,相较于男性,女性被统计到的因HPV感染引发癌症而死亡的比例更高,甚至在某些省份,这是最大的可控因素。
不难看出,回避癌症死亡,主动权大部分还是在大家自己的手上。光是不吸烟就已经极大的降低了风险,此外还能做的事多吃水果,控制体重,多锻炼,以及,及时进行疫苗免疫,减少病毒感染引起的癌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医学界、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