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一票难求的现象级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将于明年2月7日至2月17日再次登陆文化广场。在上海连演24场之后,该剧又将在明年举办八城巡演,国内音乐剧市场是否能够消化?
昨晚,该剧在建投书局举办对话莫扎特暨线下粉丝见面会,提前一小时就有不少身穿剧目周边服饰的年轻女孩排起长队等候入场。她们不少都来自杭州、南京,为了见主演一面专程赶来上海,最远的从黑龙江一路追来,连续参加了多场活动。而大多数前来的观众不仅从社交网络了解该剧剧情,还在今年年初就已多次现场观演。
即便如此,还有不少观众“左手手机,右手微单,又录又拍”,不愿错过任何一位主演现场互动的动作细节。该剧究竟魅力何在?
剧中莫扎特“摇滚巨星”的形象,以及主演米开朗琪罗·勒孔特活力四射、叛逆不羁的偶像式表演,是许多年轻观众迷上该剧的重要原因。但米开朗琪罗本人透露,该剧最初所塑造的形象在他看来并非莫扎特的本来面貌。
“我听过莫扎特所有的音乐,读了他的传记,我不相信当时所有人都能像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台下的观众那样爱他,莫扎特本人应该很孤独……”米开朗琪罗表示,最初他听到剧中欢快的主题音乐《纹我》等歌曲时,认为与心中真实的莫扎特形象偏离太大,而直接在面试中回绝了主创团队。没想到他的建议得到采纳,也被认为是出演莫扎特的最佳人选。剧组因此增加了第一幕的最后一首歌曲《我在玫瑰中沉睡》,表达莫扎特的音乐无法被当时观众理解的失意落魄。
“词曲作者创作时就以‘所有人听了都会哭’来要求自己……莫扎特的音乐是完美的,像一道闪电,和其他作曲家不同。肖邦等作曲家的音乐中,能听到他们思考的过程,但莫扎特的音乐并非如此,他的音乐复杂圆熟,同时又如同赤子,呈现的就是当下即刻的灵光乍现。同时代的观众都认为他的音乐很轻浮,这是不公的。”
制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对艺术标准的严苛和尽善尽美的舞美设计,带来了该剧2009年于巴黎体育馆首演的巨大成功,近年在日本、韩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相继巡演也反响不错。而法国团队透露,上海是其最为看重的市场。
“上海观众是所有观众中对舞台细节最为关注,也是对我们最了解、最热情的观众。”米开朗琪罗表示。上一轮在上海演出时,主演们“投桃报李”对剧目作了许多微调,尤其是莫扎特生命接近终点时创作《唐璜》的过程,作出了与官方摄影版本完全不同的呈现。而现场观众给予的热情,也让主创每场都绞尽脑汁如何在互动中花样翻新。
今年年初该剧首次登陆中国时,不少观众都跨城甚至跨国飞赴上海观演,有观众24场场场不落。但摇滚的曲风、古典与未来结合的审美让该剧观众普遍颇为年轻。相隔不久又再次引进,市场能否消化?
主办方九维文化负责人坦言,《摇滚莫扎特》的制作成本高昂,八座城市连续三个多月的巡演对市场挑战不低。2011年曾在上海文化广场获得漂亮口碑和票房成绩的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2012年举行中国12城巡演时效果也并不如预期,或因市场尚未成熟。
观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剧目,如何将高质量的剧目适时地带给观众,是业内值得思考的问题。近期,《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少经典音乐剧都在刚刚结束今年在中国的多地巡演后,宣布明年再次引进中国的计划。“演了又演”固然是观众对剧目不衰热情的回应,但同样的剧目反复引进后能否保持观众的新鲜感,演出市场能否以此继续扩容,支撑音乐剧在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
九维文化负责人透露,目前一些城市的观众基础和消费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一周的巡演场次。但《摇滚莫扎特》等音乐剧在上海演出的“名利双收”,也给市场注入了信心。剧目的成功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上海的成功经验固然无法一成不变地复制,但其敏锐的艺术嗅觉无疑对中国音乐剧市场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