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实施五年来,对中英两国的数学教育教学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自从2014年上海教师首次赴英交流后,目前已有了五批教师参与了这个项目。
“南橘北枳”的故事路人皆知,上海教师在英国的课堂,如果仅是把上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成不变移植到英国的学校,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上海教师也并不可能这么做。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中,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师每两人一组,分布于英国35个数学中心,参加数学教研活动。
短短两周时间内,上海教师要根据英国数学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重构教学单元,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尽管中英双方教师都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但是目的却大相径庭。英国教师常把学具看作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工具,这就可能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操作,妨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然而,上海教师认为学具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桥梁,最终目的是摆脱具体的束缚,达到抽象的水平。
在朴茨茅斯交流的上海教师,围绕“比和比例”的概念,设计了七个相互联系、逐步递进的问题。这不仅吸引了课堂里的学生,也让前来观摩的英国教师大开眼界。在纽卡斯尔交流的上海教师设计的“分数大小”比较,看似简单,却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解决,把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一些英国教师称,他们从未看到有这样巧妙的设计。
事实上,在英国35个数学中心的社交媒体上,每天总可以看到人头攒动观摩课堂的照片。须知,英国本没有开展教研活动的传统,正是因为中英数学教师交流,“英式教研”得以兴起。“教研活动”一词,也开始频频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和咨文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英国的教研可以说是“无专家式”的研讨。无论是学校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身份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专家和权威的“一言堂”,教研气氛自由活泼,教师畅所欲言,没有任何束缚。这也引起了上海老师的深思。
而在英国课堂探索跨域文化的课堂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位上海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加适应英国学生,他们不得不作出调整,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他们看到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困难,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对教学的思考。
换言之,上海教师在给予英国教师众多启迪的同时,他们自身在专业上也同样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仅如此,上海教师在英国的经历,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上海数学教育的长处和不足。正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所感慨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上海教师来说,这段跨越文化的经历,对他们以后的专业成长一定弥足珍贵,意义非凡。
作者:黄兴丰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