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在上周末落下帷幕。为期近两周的演出中,剧种数量较第一届翻了一番,出现了川剧、楚剧、粤剧、梨园戏等在沪上不常见到的地方剧种。当小剧种遇上小剧场,对于沪上观众,是领略各剧种独特魅力、满足好奇的难得机会,而对于各地小剧种院团来说,则是走出山门闯荡天下的试水之旅。
有尝试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发展。小剧场这个黑匣子有如旧时勾栏,无法依赖大剧场恢弘布景炫目声光,观众的注意力全在演员的四功五法上,各剧种本体艺术承袭得好不好,一目了然。黑匣子又像潘多拉的魔盒,如何用有限的人物、片段式的剧情,呈现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戏剧思考,考验着当代戏曲人的眼界。昨天,本报与戏曲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戏曲的呼吸与跃动——聚焦当代小剧场戏曲的探索与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希望,小剧种戏曲人能够借力小剧场戏曲节的杠杆效应,撬动起全国市场,从而实现剧种的振兴。
“二度梅”用小剧场为剧种的当代振兴探路
以小剧场为剧种的当代振兴探路,梨园戏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去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上一部新编的 《御碑亭》,让很多年轻观众知道了这个800岁的戏曲界“活化石”。今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一口气带来3出传统戏,均是满场。
凭借剧种深厚的传统积淀和演员细腻生动的表演,即使没有做过多当代化改编,《御碑亭》 同样打动年轻观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小剧场表演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细腻,其表演当中微妙的东西是大剧场所不能展现的。而这种微妙的表演更加需要演员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特别深层的心理体验。”
所以身为剧种领军人物、“二度梅”得主,曾静萍愿意走进小剧场,看中的是其演剧模式与剧种本体艺术的契合,更有为剧种发展和振兴的考量。近两年他们以小剧场演出在京沪等地掀起观演热潮,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艺新风尚。曾静萍说,她已收到上海大剧院邀请,明年将来沪举办“梨园戏周”。
“要知道,他们在泉州自己的剧场里演出,有时一场也不过30个观众。”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郭晨子近两年跟着上海戏迷组团打飞的去泉州看演出,她发现白领大学生大大充实了剧种的受众群。
跟随着曾静萍的步伐,川剧“二度梅”演员陈巧茹也找到资深编剧徐棻强强联合,带来了新编戏《卓文君》,首度试水用开放式的结局探索戏曲剧本的结构,她显得意犹未尽,“勾起了许多新的兴趣和希望”。
用好小剧场这根杠杆,小剧种也能撬动全国市场
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小剧场戏曲节这样的交流平台,同样也起到引导戏曲创作者如何转变思维,用当代艺术理念激活传统的作用。
对于过去没有太多机会走出山门的小剧种和剧团来说,小剧场的试水之旅更是一次创作上的刺激。用好小剧场这根杠杆,小剧种也能撬动全国市场。
“走了这一遭,才知道什么是小剧场戏曲!”湖北省武汉楚剧院院长宋涛说。这一次带来他们的两出折子戏都是进高校普及用的传统戏。剧情展现了楚地农村男女热烈的情感和地方风俗,过去一直在湖北当地、扎根农村戏台。此次来沪交流打开了眼界,他表示,回去要着手创作更适合都市青年人的剧目。
戏曲节上,不少戏曲人更是自掏腰包看演出,为各自剧种创作打起前站。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说,有天演出散场后,遇到了莆仙戏的演员和编剧。两人看了梨园戏在上海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很是激动,商量着明年也要做一台小剧场莆仙戏。莆仙戏与梨园戏一样都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戴平介绍,上世纪80年代,莆仙戏曾凭《春草闯堂》等戏轰动上海。如今能否成为第二个梨园戏,凭借小剧场打入上海,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