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区基层一线,常有“最后100米”的称法。其指代、强调的是社会治理与服务中,城市管理基础单元、社会细胞末端的一种可达、可触及。而这“最后100米”恰恰也应该是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的最活跃的实验场;也是各方最值得用心用情的发力点。
超大城市中,这“最后100米”,有时体现为物理空间的距离,有时亦是心理维度的距离。畅通这“最后100米”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不仅在空间上进一步拉近,更在感情上进一步贴合,最终形成为民、惠民的闭环,产生看得见的变化,放大摸得着的获得感,真切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和能力、智慧与水平。
本报陆续刊发“聚焦‘最后100米’·上海基层社会治理新探”系列报道,挖掘、剖析人民城市建设中聚焦提升基层治理力的种种新探索,不仅是治理形式、服务手段的迭代升级,更是为民理念的不断走深走实。
小项目“焕新”也能引入“天使投资人”
黄浦区马当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毗邻新天地,却面临着更新改造——社区公共空间逼仄,绿化及便民设施有限。如果仅仅“等靠要”政府资金兜底投入,挨不上“老破小”的马当小区一定不在“急迫队列”,而全靠社区维修基金自身投入,又很“吃力”。
马当小区之困并非个案。对于基层治理“最后100米”的居民区小项目焕新,社区基金会让马当小区看到了新出路。
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区基金会在上海基层已探路多年。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87家社区基金会,覆盖超四成街镇。去年底《上海市慈善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支持设立社区基金会。它们将在法律框架下,以“政府先投、辖区企事业单位跟投”以及社区居民自愿捐赠参与等方式,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项目,多方自治共治解决“最后100米”难题。
“发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一种撬动,撬动的不仅是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更包括情感层面的社区共情。”长期聚焦于此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有财这样理解。
依托于社区基金会,企业、公益力量、甚至居民个体等,都能在基层自治共治实践中成为“天使投资人”。之所以作比“天使投资人”,专家们这样注解:各方在参与项目的出资、管理、监督、评估等各环节中,最终播撒的是难能可贵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提升的是归结诉求、化解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增值’,一种专业的治理力”。
居委会“挪”到街面成居民“众创空间”
“居委会在哪儿?”过去,即便在徐汇区宛平南路968弄住了20年,85后居民陆晨杰依然一头雾水。只知道在隔壁小区弄堂深处,到底深几许、要拐几道弯,“只能一路问一路找”。直到枫林街道宛三居委会办公室由小区往外“挪出”百来米,临街而立,暖色调醒目、落地窗敞亮。服务功能丰富、内容多样,这儿成为党员群众们常来爱来的宛三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陆晨杰和7岁的女儿从此被吸引。爸爸常用工作空余来做志愿者,女儿则被丰富社区活动“黏”住。
距离这里约3公里的武康居民区,居委会也纷纷从背街小巷“探出头”“走出来”——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无法大开大合,就充分挖潜,沿街设置居委会、统一标识,将于年底亮相。
与居委会沿街设置所同步进行的,还有内部空间的调整,进一步压缩办公空间,让渡出更多公共活动空间,嵌入党群服务站功能。放大的是基层公共服务的能见度、友好度和可触及,更释放出一种“主动接驳”的亲近姿态。予人感官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基层治理力的一种破圈和重构——“在百姓一抬眼就看见的地方,汇聚起各方力量,迅速触摸、感知需求,也更能及时回应,解决问题”,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
村里大事小情,时时处处与村民共情
小楼栋粉墙黛瓦,水稻田金黄灿烂,前庭后院错落桃红、掩映翠绿:建筑的雅致和乡村的生机经过调和,抹出明丽又大气的色调——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集中平移安置房二期的效果图,美得让村民移不开眼。项目开建,村民周建宇每天必去工地兜一圈:于公,作为项目顾问和村民质量监督小组成员,要查看建设细节与规划、村民意见是否严丝合缝;于私,离安置房交付不到一年,看着心中愿景一点点落地,他满心欢喜。
这种欢喜就是村民的共情。定期召开的质量监督例会,大家的意见被倾听采纳:安置房的瓦片用什么角度、农宅之间的隔断用篱笆还是高墙、毛坯房是否要刷白墙……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联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村党总支书记和项目代表及时汇总梳理,也尽力在施工中着手解决。
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100米”不止于解决个体问题,更是对群体心理层面的触达——在细枝末节上的用心用情,放大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延展出共情与共识,“不离乡土、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美好变化,足以让大家点头说好”,周建宇这样描述。
法官案桌挪到商街,纠纷“快处易赔”
繁华的南京东路及其所在街区,是上海城市原点。
这里,有着“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人流、信息流及各种资源要素高度密集交汇;这里,也密匝地嵌着老旧社区,物理空间逼仄,日子过得分外稠密。
因此,放大“最后100米”的治理效能,这意味着要用心用情用力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各方在“稠密”的生产生活中“养成”一种合理表达诉求、及时化解纠纷、协商形成共识的习惯,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得益于全市大体量旧改基地宝兴里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党建引领下,法官们尝试直接将案桌摆到旧改一线,挪到商业街一线,为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一系列创新与探索,也充分融入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超大城市原点,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数字小屋”嵌入社区,服务居民“24小时不打烊”
静安区临汾路380弄,沿着多层住宅往深处走,跃入眼底的第一栋高层,底楼一方15平方米的“数字小屋”颇为打眼:砖红色的外墙框住了明澈的玻璃门,屋子里的摆置瞧得分明——口罩机、“一网通办”自助机、共享打印机……上了年纪的居民路过,扶一扶老花镜,招牌字样清晰也亲切:“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
73岁的朱宗贵是“小屋”常客。下楼遛弯,先到小屋左侧的口罩机上领个新口罩,移步“一分钟诊所”测量血压;隔三岔五拐到“一网通办”自助机上打印离线随申码,“实在方便,今天多打印一张给老母亲。”
嵌在居民区的“数字小屋”延伸着街道、居委会的服务功能,延长了居民享受社区服务的时间,也将居委会人员力量从桩桩件件的小事中释放出来。
当“数字化”注入基层治理,指向的不只是由速度带来的便捷,更指向由温度彰显的人文关怀。以临汾路380弄为例,在社区治理的“最后100米”,数字数据不断在各种好用、管用、爱用的应用场景中得以“加温”,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小屋”解决居民部分所需,提升居民获得感;居委会工作人员也腾出时间深入走访,进一步了解居民情况,形成更细微的画像丰富数据库;由此“生成”精准匹配群体或个体的帮扶,关注到“沉默少数”,也在解决桩桩件件“急难愁盼”中充分凸显治理力。
社区事大家解,“最大公约数”迸发治理活力
瑞虹新城铭庭小区,对于小小半片篮球场的微更新,有的居民希望“做加法”,有的想要“做减法”,不同意见充分碰撞交流,汇总给几位专业设计师——而他们,也是小区居民。
前不久,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党总支搭建平台,热心居民、专业设计师季先生、常先生主动揽下为小区篮球场及周边区域实施微更新任务,并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居民意见。前来参加座谈的包括球场附近4幢居民楼的居民代表,还有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三驾马车”负责人等。
铭庭小区的这场微更新,也是本市基层社会治理最新探索的一个缩影。居民家门口“最后100米”的治理,从最初的政府主导改造,到政府搭台引入第三方资源结合居民需求打造,再到如今党建引领下,落细落实“居民需求、居民设计、居民做主、居民使用”。让渡空间和职能,让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社区达人、能人走到台前,直接参与社区治理。同时,给予居民充分发表意见的平台,在高效沟通中有一种“表达诉求、协商探讨、寻求共识”的养成,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最大公约数”落地社区治理项目,让社区的事大家自己解,解出高效率高人气。
作者:王嘉旖 王宛艺 苏展 周辰 陆益峰 单颖文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