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能带给人舒服、温馨的直观感受,其实是因为每一个方寸之间的设计。”东华大学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潘瑾看来,上海这座城市的诸多细节正串联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使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浸润着设计的温度。
十几年来,潘瑾参与并见证了上海设计之都的建设。她是今年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推动者之一,也曾亲历2009年上海成功申报联合国“创意城市”,现任联合国“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办副秘书长。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潘瑾谈到,如今,“上海设计”不断赋能城市的产业升级、生活品质提升。随着“上海设计”走向世界,未来还将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软实力。
从一草一木的城市更新、“建筑可阅读”深掘城市文化,到赋能产业能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上海设计”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范例。面向未来,一组数据展现了“上海设计”的底气和信心:截至2021年,上海创意和设计产业总产出高达1.6万多亿元;到2025年,上海创意和设计产业总产出突破2万亿元,将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卓越、生态活跃、氛围浓郁的“设计之都”;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设计引领更高能级的产业,建设更宜居的城市
潘瑾认为,在今天的上海,普通市民更关注和认可设计价值,这已成为美好生活的“标配”。她举例说,比如“颜值经济”起飞,代表着人们的日常消费品脱离了“刚需”,而对时尚度潮流的追求,其实就是设计创意价值的体现。又如随着“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开放,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宜人的“生活秀带”。越来越多方寸之间的设计带来细微的改动,隐于街头巷尾的城市家具,甚至一个公交站座椅的高度、颜色变化、触屏可及的快速信息反应。无处不在的设计巧思,生动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
潘瑾表示,建设更宜居的城市,设计还引领着更高能级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民生、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十多年来,上海在不同时期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设计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关注设计、提升市场价值,研发创新也通过实体转化落地。比如,除了最为人熟知的时尚领域,还有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老年康复用品研发、重新规划便于行走的友好环境。此外,每年“上海设计100+”评选,给予创新设计公司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其中不乏成长迅速的企业,已从十几人的初创公司发展为拥有上千名员工的工业设计新星。
如今,上海作为设计“大脑”,帮助长三角制造业企业更快适应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时尚消费市场,上海和周边城市集聚大量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同时,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也在上海。未来,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国的产业链?潘瑾认为,随着产业环节的打通,上海设计产业发展必然与制造强国建设相辅相成。
让科技的发展变得可见、可感
“创意设计让科技的发展变得可见、可感,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享受技术升级带来的幸福感。”潘瑾说,“最新的技术需要通过产品来呈现,而设计正是让研发创新实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她走访考察一线企业发现,近几年,设计创意“加持”下的新材料、新功能、新生产,不仅促进产业效率、行业价值的提升,还让更多产品得到认可。在一家生命健康领域的激光技术公司,医疗设备的制造技术非常先进,但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比如,手术使用和平时存放的位置不同,大型设备需要搬动却很不方便;又如,其操作键盘的设置也很传统,医生操作不便捷。因此,工业设计师重新进行改造,运用了更轻便、牢固、美观的外壳方便移动,还设计了功能紧凑、色彩醒目、便于操作的组合面板。
“以往企业更多关注设备的技术升级,但现在,愈发注重医生的操作方便和精度。”潘瑾以此为例解释道,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来改变一个行业领域的现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她坦言,相较于国际上其他以设计闻名的城市,上海的创意设计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快,因为上海具备的优势雄厚: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产业链接,能够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快速转化。同时,上海汇聚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和优秀创意人才。“这些先天优势条件全部集中在一个城市空间,放眼世界也不多见。通过设计不断更替新产品、提高市场增长、降低对现实自然资源的利用,相信上海在未来将给予更多创意实现巨大的想象空间。”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更多跨界设计人才“加持”
随着元宇宙等新技术、新领域的崛起,全球各大城市都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海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挑战。潘瑾直言,“上海设计想要抢占新赛道,并形成有国际影响力品牌,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设计站在更高的起点,更宽阔的领域,创造更新的产品。
她认为,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就是跨界,许多边界融合将诞生更广泛的、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创新。未来,上海设计更需要着眼全球,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培养和打造更多大师。同时,也要推动创意设计和科技创新、现代经济社会融合。
“如何将设计尽快转化为市场需要,比如产品宣传、模式探索,更新迭代很快,这些都是学校课堂教不了的。”潘瑾提出,设计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而目前设计人才与市场的适配度仍需提高。目前常见的短期企业实习或者校企项目合作等,对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高校缺的是和产业的深度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沪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正在进行时”。去年,东华大学服装、管理、纺织、材料、信息等多个学院联合进行的产业项目,让不同领域的学生一起合作提前体验,从创意变成产品过程中的完整产业链运作。从前期的调研市场需求、新型面料功能研发、纺织品制造、仿真技术和数字平台设计、可持续服饰设计,到市场营销和售后等。
“教育创新思维要允许学生创想和探索,设计无界的理念将催生更多场景应用。”潘瑾建议,加大设计产业链人才的培养力度,比如设立创新实验室聚集擅长创想和转化的人才,让科学技术人员、艺术家、设计师、营销师等一起“碰撞”出一些项目。从现实角度来看,上海恰好具备这方面优势。综合性产业和多所顶尖高校的创新氛围,将共同为人才成长提供环境和土壤。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