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正在上课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团队与中远海运集团联手实现大型船舶的氨柴双燃料发动机点火,这为我国正在研制中的第一艘氨燃料动力船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不出意外的话,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有可能填补国际相关领域空白的最前沿理论,也将很快出现在学生的课堂上,保持课堂教学和前沿理论进展“零时差”。
从助力解决海上火箭发射船和深海矿产开采的技术难题,到在核动力破冰船、混合能源动力船、水下无人疏浚装备等创新装备与船舶研发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在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这个“最古老”的学科,如今也越来越“年轻”,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基础理论反哺到课堂。
用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薛鸿祥的话来说,船海学科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助力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前,伴随海洋强国的发展,学院正通过“总师型”教授引领,通过来自行业的“真问题”,再结合“大工程”“大装备”研发,培养眼中有星辰大海,心中有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
来自学院的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国之所需作为终身投入的方向。近五年的毕业生中,在船海专业重点行业就业的人数增长34%。其中,国防军工单位就业人数增长109%,部分学生毕业3-4年就已担任型号副总师等重要岗位。
是教授也是总师,“师资天团”阵容非比寻常
在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六楼,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谭家华教授只要在学校,他的办公室里就总有学生来来往往,前来请教问题的、讨论课题的,络绎不绝。
谭家华是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也是我国一系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特种船舶总设计师。
▲谭家华授课现场
谭家华不是船海学科唯一的“总师”。盘点学院一线教师履历,从中国造船界首位院士杨槱教授到高校唯一被授予“船舶设计大师”荣誉的何炎平教授,师资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着教师和国家重点装备总工程师或总设计师的双重身份。
“领衔授课的教授往往是总师型教授,这是学院的传统。因为船海学科的发展与大国重器的发展密不可分,总师型教授更能将专业理论、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充分融合,带动课程教学不断与时俱进。”薛鸿祥说。
除此之外,还有64位来自企业的总工、总师受聘担任学院的行业导师,他们也会全过程参与指导学生科研,为学生开设前沿讲座。即便放眼全球,这样的师资组合在高校中也不多见。也正是因此,传统的船海专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向深海、远海拓展,也不断与信息智能、绿色低碳等学科融合,构建复合交叉的知识体系。
如此豪华的“师资天团”,让学生受益颇多。在船海学科,不仅本科生的讲台上永远有着最前沿的知识,每年博士生导师也会根据科研活跃度和学生论文质量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支持下站在科研最前沿。
▲杨建民教授在为学生授课
同时,依托学院学科建设成长起来的期刊《海洋工程与科学(英文)》今年在全球船海领域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这是我国自主创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期刊首次获此殊荣,极大提高了国内船海工程等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知名度和话语权。
以高水平赛事育人,触及真问题做出真贡献
从无到有设计一条船,将致远湖打造成无人艇集群的试验场;以苏伊士运河“长赐号”搁浅事件设置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考题;为学生无偿提供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在船建学院,硬核的硬件实力和高水平赛事可谓是另一张人才培养的王牌。
船海研发设计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对海洋强国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基础,还要有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技术集成能力。”薛鸿祥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和实战的大赛,以及参与大工程、大设备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就是希望他们通过研究科学前沿和国家需要的真问题,以进一步解决真问题、做出真贡献。
▲船海专业的学生实践团
学院的90后青年教师赵国成就是这样一路成长起来。2014年,赵国成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入学后,他在和从事深海装备研究的导师肖龙飞教授的交流中第一次了解到我国海底采矿设备研究领域目前还是一个“无人区”。在肖龙飞的鼓励下,赵国成把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海底采矿装备设计研究上。读博期间,他就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的SCI论文6篇、EI论文7篇,获国内外专利授权76项,软件著作权7项。他带领同学一起做的“海底集矿设备”研究还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特等奖,这也是船海领域的首个特等奖作品。
来自船建学院的一组数据也相当亮眼:本科生100%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80%以上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90%以上研究生利用科研大设施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工程设计。
追随校友和师长的选择,不言之教就是最好的教育
“年逾90的黄旭华老学长在演讲时推开了我为他准备的椅子,站了一个多小时,和我们分享他为国奉献的经历。我们眼中的伟大,只是他心中最顺理成章、最平凡普通的选择。追随他的脚步加入海洋强国的事业当然是我们年轻人的责任担当。”2021届毕业生于特在选择前往中船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就业时所说的话,代表了不少船海专业学生的想法。于特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黄旭华奖学金的获得者。
无论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还是杨槱、谭家华、何炎平,校友和师长们的选择就是在行不言之教,也是最好的教育。
▲学生到实践基地实践
在谭家华教授和何炎平教授的团队中,不少年轻人为了完成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的研究,多年默默耕耘,放弃了论文发表甚至放弃了职称晋升的机会,直到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们的成就才被大众所知。
对此,赵国成感触颇深。导师在入学之初的一番话,他至今记得:“掌握先进海底集矿技术的国家才有制定国际深海采矿法规的话语权。如果选择其它方向毕业后你也许有更高收入,但作为我们交大学生,将个人所学与国之所需相结合更有价值。”他正是因此成为学校里第一批钻研深海采矿技术的学生。
“当时没有研究基础、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条件很艰苦。”赵国成回忆,他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通宵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为了获得最好的数据,他必须入水更换测试零件。冬天的夜间温度很低,水里更是刺骨得冰冷。在反复测试中,赵国成也不断突破自我,仅仅一年多,他累计探索的成果就凝练为60多项专利技术,平均每6天就有一项新的专利诞生。
今年7月,赵国成留校担任助理研究员。眼下,他接过导师的接力棒,带着学弟学妹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他的故事也在影响和带动更多学子。赵国成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经我指导的小组中,有三名本科生选择在深海采矿领域深造。”
作者:姜澎 吴金娇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