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指挥家余隆、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委约的清唱剧《上海!上海!》演出新闻发布会在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 图为外方主创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序奏的旋律仿佛穿越了迷雾,一段以希伯来语演绎的雄伟合唱声,表达了犹太难民在至暗时刻抵达上海时,心中怀有的感动与希望。记者昨天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抢先听到了《上海!上海!》的高光片段。这部清唱剧由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中美两大乐团联合委约,今年11月将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执棒在上海的全球首演,并于明年2月亮相纽约。
二战时期的上海以包容善良的胸怀,向数以万计的犹太难民敞开大门,成为他们心中的“东方诺亚方舟”。《上海!上海!》回到20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用音符向世界诉说这段充满人性光辉的历史。作曲阿龙·齐格曼曾为《恋恋笔记本》《欲望都市》等超过70部好莱坞影片及电视剧写过配乐,而普利策奖得主、剧作家马克·坎贝尔,男高音本·布利斯、阿诺德·利文斯顿·盖斯,低男中音沈洋、安德鲁·德万,女高音张玫瑰、戴安娜·纽曼,女中音朱慧玲等跨国制作班底,也展现了这部作品包容、开放的底色。
“冼星海、丁善德给了我许多创作灵感”
在清唱剧《上海!上海!》中,二战时期逃离欧洲的犹太难民约瑟夫和奥托两兄弟在异乡开启他们全新的生活,并与上海姑娘产生了动人的爱情。项目发起人、指挥家余隆谈及《上海!上海!》创意初衷时表示,该剧通过讲述犹太人在上海与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共克时艰的温情故事,表达人类命运相依的理念。“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无法避免社会环境和人类命运的变革,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却是一叶永不沉没的扁舟。她能刺破黑暗,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和历史的延续,驶向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余隆告诉我想委约一部清唱剧,讲述二战期间逃亡上海的犹太难民,在中国人民拥抱下得以幸存的历史,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如果没有中国、没有上海的善意,我的祖先和我身边的某个亲人可能会在二战时期失去生命。”作为一名犹太人,《上海!上海!》作曲阿龙·齐格曼对中国和上海有着特别的感情,他也希望通过笔下的音符,传递犹太人民和中国人民如何穿越痛苦,最终找寻到了爱与希望。阿龙·齐格曼十分推崇诗人李白,“杰出的中国音乐家如冼星海、丁善德,还有当代的陈其钢、谭盾等都给了我很多灵感”。
创作一段时间后,阿龙·齐格曼捧着厚达30页的故事脚本,找到曾获得包括格莱美奖、普利策奖在内的剧作家马克·坎贝尔。坎贝尔对《上海!上海!》在舞台化改编中保留故事主线脉络,剔除了一些旁枝末节,使整个故事更为紧凑。整部清唱剧中共有17首歌,马克·坎贝尔创作了其中12首的唱词,其余5首由布罗克·沃尔什作词。“这部作品里有大型的管弦乐队、合唱和独唱,因为体裁是清唱剧,所以我加强了音乐性。歌曲大多采用了AABA的结构,这能让听众更易感受和体会到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马克·坎贝尔说。
吸引全球乐团接力演绎“上海奇迹”
从创意构思到最终在舞台上呈现,《上海!上海!》历经长达三年多的精心打磨。其中离不开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对人性光辉的共同思考。“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的一块展板上记录道:1938年,犹太难民纷纷逃离欧洲,其中400多位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士来到上海,他们为上海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团长周平告诉记者,作为曾与犹太流亡音乐家休戚与共的上海交响乐团,希冀用音乐记录下那段至今令人动容的“上海奇迹”。
这段历史也令纽约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深深感佩。当余隆把《上海!上海!》的创意告诉纽约爱乐时,乐团当即表示非常感兴趣,愿意参与联合委约。“这部作品用充满感染力的音符,再现了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历史,表现了上海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相信《上海!上海!》明年在我们乐团音乐季中正式亮相,也会赢得纽约听众的共鸣。”纽约爱乐乐团团长加里·金斯特林说。
《上海!上海!》在上海全球首演后,将于明年2月由余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纽约上演。同时,作为上海交响乐团的第三张DG唱片,《上海!上海!》也将于2024年全球发行。而北京国际音乐节(2024年),德国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2024年)、香港管弦乐团(2025年)、英国皇家爱乐乐团(2025年)等全球著名乐团和音乐节都将接力呈现这部巨作,传递人性光辉。
作者:姜方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