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寂静》
傅小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米寂静》是一部访谈录,通过口述历史般的采访与文学对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以及海外华文文学名家,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就史诗性、现实主义、都市文学等文学母题与思潮进行了富有样本意义的探讨。傅小平通过自己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构筑对话,从而进入一个个文学现场,形成不同看法的交锋、不同声部的和声,在思想的交织碰撞中探寻当代文学的意义,让人得以深入作家丰富的内心以及变幻的文学世界。
>>内文选读:
马原:我希望我的小说三百年后还有人看
(节选)
马原从沙发椅上弯下腰,从近处拽过来一张脚凳。他让身子在椅子里躺稳当后,就把双腿搁到脚凳上去。此时正值盛夏,他穿了短裤,小腿上隐伏的静脉曲张,有着不同于城市中人的质感,也像是勾勒出了山川河流的样貌。他随后微微侧过脸看我,眨了眨那双世故又天真的眼,仿佛在说,我们开始聊吧。
于是,我们再次聊了起来。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聊,是在马原如今定居的西双版纳南糯山上, 那时花城出版社刚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姑娘寨》。这次聊是因为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西藏主题小说集《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我不能不承认,我专注于和他聊天,却时不时冒出些离奇的想法。比如,他为何总是斜挎一个小黑包?上次见他时片刻不离身地背着,这会儿又是稳稳当当地搁在他那个把大沙发椅都给填满了的、打篮球准是一把好手的大身板上,随着呼吸起伏不时吸引我的眼球。又比如,要是在80年代,有粉丝看到他这样躺,会不会发明一个“马原躺”的新词?据说,那时像马原这样的当红作家去哪儿都会受到明星般的礼遇。而马原喜欢躺在床上看书,好在以他的习惯,他看书时或许不能容忍近旁有人,也就很少有人有缘见到“马原躺”。
如果你读过马原的千字短小说《小扎西和他的一大堆美妙的想法》, 你或许会理解我何以会多那些想法。小扎西是一个司机,他出门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当他想到打一宿麻将,回家睡上两小时,醒来后再去布达拉宫下面的甜茶馆,喝光口袋里的七角零钱时,大马突然出现了。这里,大马就是马原。马原问他,想到哪去了?小扎西答曰:“大马,我想我该找个老婆啦!”我想,如果马原问我想到哪儿了,我该怎么回答? 我想我会说,我们就这么好好聊吧,把你对西藏,对80年代的回忆,一股脑儿说出来。
事实上,对于马原来说, 西藏和80年代很可能是一回事。他1982年到了西藏,1989年离开西藏。在这仿佛天赐的七年里,或许还可以加上前前后后的几年,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飞扬。而我一开始写“马原躺”,固然是因为马原有躺床上看书的习惯。十多年前,他腰椎出问题后,又改用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用过的口述的方式来写作。在这过程中,他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躺着口述的。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原来用笔写作时,怕影响气场,即使在一个大别墅里,也不能有第二个人存在。换成口述写作后,他慢慢解决了这个心理难题。这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马原的躺包含了某种寓意。从形体的角度,只有当一个人仰躺或半躺时,才能眼光向上,看更高的风景。虽然他或许只能看到天花板,而不是旷野外高远的天空。马原的先锋写作是偏于形而上的。西藏这片神秘之地,无疑给他提供了纵横才情的阔大空间。
马 原
诚如作家宁肯在2019年8月16日于上海书展举行的马原新书分享会上所言,在先锋作家里面,马原无疑是最先锋的,但他又是最写实的。“马原的‘叙述圈套’把他的写实能力遮蔽了。我们今天回过头看,应该看到他的写作在细部、细节上都非常写实。他的先锋写作之所以成功,和他的写实功底有关。没有写实,先锋只是雾。但雾散掉后,马原向我们展示了山脉。”马原大概是认同这一“写实说”的,他强调小说要写出质感。“在我的写作经验里, 我一直在乎的就是质感,人物的质感,器物的质感和故事本身的质感。”马原写作的同时喜欢画画,部分原因或许在于,画画让他对质感的追求得以强化。他也自以为是一个印象主义者,并且不无自得地声称一个静态的形象能比小说给他更多的联想。
马原强调写作就像做白日梦,他的小说从表面上看也像是有一种梦幻感,但实际的情况很可能就像宁肯说的那样,马原是以另一种方式追求真实。“他很多时候一开始就坦白他在虚构, 但他的小说这么开场,实际上从大的方面已经告诉我们他不欺骗,不制造幻觉。而从小的方面看,他小说的细节都讲究日常化、逼真感,他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触碰到的生活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原的小说把先锋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达到了新的真实的高度。”
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理解马原部分西藏主题小说,虽然写于三四十年前,但我们现在读来也仍然像是新鲜出炉的。我们也才能理解宁肯说的,马原的语言、马原的叙述放在今天,仍然是非常杰出的。“他是一颗耀眼的星星,这颗星星从来没有暗淡过。”无论这样的表述是否夸张,马原的确在西藏经历了他的耀眼时刻。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没有去过西藏,也就没有今天的马原。我们上半场近一个半小时的聊天, 也恰好可以用他这句话作为阶段性的小结。他随后就匆匆赶去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家园”。
如果说80年代,还有西藏,曾给予马原一种深切的家园感,那么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那样一个时间、空间里,还活跃着一批和马原一样心怀伟大的文学梦的作家。正是他们以文学为本的交往,构成了让他 们得以时时回望, 也让不曾经历的人们特别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下半场近一个半小时的聊天,也恰是以“家园”为主题展开的。
那已是两天后了。当他从“诗歌之夜”的活动回来,我们终于在微信里又聊上了。隔着时空, 我都能感受到他的疲惫,毕竟他在书展期间被安排了太多活动,这样的活动密度,或许都能赶上80年代的文学热了。回忆起那个年代,马原依然是激情洋溢的。他当然明白,80年代可以怀念,但终究已经远去。他寄希望于自己的小说,在十年后,三十年后,甚至三百年后还有人看。“这是我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愿望。”
作者:傅小平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