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家喻户晓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变成电子屏幕上跃动的一个个问号,引得小脑袋簇拥在屏前争先恐后点击回答科学问题;漫步沪上首家开在公园的城市书房,《彼得·潘》里的小飞侠“飞”进世界经典儿童文学插画展,吸引了许多家庭驻足留影;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一个2米高的巨型“立体书”装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一系列从平面走向立体的多维体验,解锁了儿童阅读的更多可能。
“是谁发明了最早的口香糖?”“为什么远古人们要建造巨石阵?”“哪种鱼被称作海中剑客?”诞生62年来,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先后面世,这一系列科普读物累计发行量超1亿册,以科学严谨的知识、贴近生活的内容和通俗浅显的讲述,影响了几代中国少年儿童,引导青少年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少年儿童出版社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手推出《十万个为什么》成长展,将图书编纂过程中的院士手稿、作者原稿、编辑加工过程稿、新闻报道及小读者来信等珍贵史料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60余年来,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先后面世,这一系列科普读物累计发行量超1亿册,以科学严谨的知识、贴近生活的内容和通俗浅显的讲述,影响了几代中国少年儿童,引导青少年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流连于展览书架前,经典的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十万个为什么”品牌旗下的的各种图书,集中呈现了沪上科普名片“大家族”阵容。
图书编纂过程中,许多院士手稿、作者原稿、编辑加工过程稿、新闻报道,以及小读者来信等珍贵史料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一边是泛黄的字迹,一边是引人入胜的高科技互动装置。展览巧妙运用声光电设计,小读者可以点击触屏互动答题,体验科学闯关的乐趣。入口处屏幕则储存了过去小读者写给《十万个为什么》的信,参观者也能现场写下想法和问题,也许新问题就会被选中写入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中。正如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杨燕娜所说,看似“古老+前沿”的跨越时空交流,都是为了激活更多好奇心与求知欲。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插画展也同期展出一系列科学绘本插画,众多精美插画、巨型打卡装置等小朋友来发现,同步感受科学与艺术碰撞出的惊喜。业内评价,沉浸式体验观展更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吸引触动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问题,从而埋下科学的种子,展开进一步思考,收获更多感悟。
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回顾了《十万个为什么》图书历史,表示第七版将在数字化、智能化、视频化和在线化做出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介绍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生命分卷编纂,希望继续参与为新一代儿童续写《十万个为什么》传奇。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分卷副主编、科普作家卞毓麟分享了他在科普创作、编写中的宝贵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讲述参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纂经历,期待为青少年打造更多优秀科普读物。
同期开幕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插画展,主题为“当科学遇见艺术”,精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中40幅精美插画,为小读者带来科学与美的碰撞。《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是“十万个为什么”品牌为3-8岁少年儿童打造的科学绘本大系。第一辑8册含人体、建筑几何、恐龙、宇宙、动物等科学领域,由曾溢滔、曾凡一任主编。
近日,“阅读是弓,写作是箭——儿童文学作家父女对谈会”上,儿童文学作家父女档顾苓蓝和顾正宇亮相上海浦东图书馆。《今天下99号雨》收录了顾苓蓝鬼马可爱的奇思妙想,蕴含人生哲思。“观察生活、收集素材是基础,广泛阅读、培养语感是修炼,适当仿写、多作练笔是实操。”顾苓蓝谈到,从阅读到写作是水到渠成,正是依靠经年累月的阅读积累和坚持灵感捕捉记录,才造就了厚积薄发。
孩子的成才离不开家长耐心培养,顾正宇从自身创作经验和亲子教育入手,针对小学阶段孩子常常无法完整阅读整本书的难题,坦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将事半功倍。顾正宇结合《运河少年》,书中趣味十足的斗蟋蟀民俗、绵长深厚的运河文化等都来自平日采风,他将若干运河古城缩影而成的运河小城的人文风貌、生活百态、市井风情、餐饮习俗,一线串珠,连缀起来,读之让人豁然开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表示,每本书中都蕴藏着小小的精神世界,为孩子成长提供着丰盈的文学滋养。出版社将发掘更多优秀作家,用文学构建通向美好人生之路的阶梯。
“有些化石很完整,有些化石很破碎,通过研究这些骨骼化石,我们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恐龙睡眠的姿势跟鸟很像,把嘴巴藏到翅膀下面睡觉。”“窃蛋龙被误解了,它在孵蛋,而且它是雄性的。”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6月1日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用干活满满的恐龙科普讲座《寻找恐龙化石》,为孩子们送上特别的节日礼物。他以化石研究为线索,以时间为轴,通过亲身经历的科考轶闻趣事,带领小观众们开启了中国恐龙的发现之旅——从侏罗纪早期的云南禄丰龙,一直到白垩纪最末期发现于广东的恐龙化石……时间跨度长、地理范围广,令人大开眼界,也深深被孜孜不倦、永不放弃的科学家精神折服。
当天,《如何复活一只恐龙》科普立体书与全新的恐龙明信片、毛绒玩偶、Q版手办也逐一亮相。其中立体书格外引人注目,该书不仅将恐龙“复原”的科学研究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全面系统呈现,同时将上海科技馆互动展品的设计思路植入书中,将科学知识与互动机关有机结合起来,可翻、拉、推、旋转、展开、关闭、延伸等,并形成7大立体场景、29个立体纸雕、38个增效翻页、16个互动机关、83幅科学绘画的沉浸式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阅读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的书本文字中。”资深童书出版人敖德认为,沉浸式阅读更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当书中角色和场景从单一纸页维度进入多维体验,互动指数拉升,从而更好地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热爱阅读的种子。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