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国内一批主流文学刊物上文坛大家、名家纷纷走笔“上新”。作为原创文学新作首发的肥沃土壤,《人民文学》《收获》《当代》《上海文学》《花城》《十月》《北京文学》《江南》等杂志开年第一期新鲜出炉。
记者梳理后发现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既有冯骥才、陈彦、邱华栋、邓一光等名家在各自擅长风格版图上的坚守,也有余华、阿来、麦家等在小说之外的随笔写作领域的开拓,还有石一枫、吕铮、索南才让等中坚力量的叙事探索……一组组作品往时代和生活洪流的更深处开掘,勾连出当代中国文坛的新春笔耕画卷,各具特色、生机勃勃的书写,呈现了丰茂充沛的文学景观。
不少刊物还尝试将视角同步触及海外,令人一窥海内外文学新气象。比如《十月》策划许久的“全球首发”栏目刊出世界知名当代作家作品,均系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发表。董强、刘文飞、黄燎宇、傅光明、秦岚、杨玲等国内翻译家,分别联系法国的勒克莱齐奥、南非的库切、日本的平野启一郎、俄国的沃多拉兹金等,进行约稿并译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新作《护身符》亮相专栏首期。
多视角艺术探索,“用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
新年《收获》推出余华随笔新作《人生就是几步而已》、阿来新专栏“万物生”首期随笔《四姑娘山行记》等,《花城》推出麦家专栏“弹棉花”弹拨心灵之弦……小说名家不约而同以随笔方式记录日常所感,凸显了在小说写作之外的艺术探索。
“几年前,听说阿哥的照相机里储藏了上千张植物照片,一直约阿来写写植物,就像作家纳博科夫写蝴蝶。”《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谈到,阿来是作家圈公认的“博物学家”,勤于钻研自然课堂,从中汲取文学养分。“沟谷上方,倾斜的山坡上覆盖的白桦林一片金黄,那是秋日交响诗的高音部,是铜管乐队,高亢嘹亮;暗绿的栎树林,和云杉与冷杉组成的针叶林,是弦乐队和木管乐队,低沉雄浑。”《四姑娘山行记》里,阿来观察记录下他眼中植物的美妙:“不同的时间,来这里的高山之山,从树,从草,从花,从果,看生命律动。从浩大的地理中的山起水落,感受四季流转。”
《收获》聚焦艺术家的专栏“东船西舫”第一期,将发表余华写张晓刚的文章《人生只不过就是几步而已》,以及张晓刚的自述史。“张晓刚在他的艺术生涯里为我们诚恳地打开了一扇扇作品之门。……个展记录了这几年来张晓刚一直前行的步伐,不是田径场上跳远的步伐,有点像愚公移山的步伐。”余华式简洁风趣明快语言写起与艺术点评画家的交往画作,别具一格。
麦家则在专栏首期小说《老宅》里扎进故乡厚土,在乡村毛细血管般人物精神谱系中,将老宅数十年来几代人命运遭际和天翻地覆的新生活娓娓道来,挖掘乡土人心的渴求与释放,以老宅见证家族沉浮和故土的迎来送往——或许,母亲对儿女而言,本就像一座老宅,是肉体的出生地,也是精神的归属地。
成熟作家追求的不仅是叙事情节,还有语言锤炼后的辨识度。《北京文学》新年第一期推出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最新篇章,共18个短篇,极简白描笔法,笔记小说韵味,再现天津卫市井传奇,宛如《聊斋》现世,有《三言二拍》遗风,谐谑下见深刻,轻快里蕴凝重。加上每个短篇所配的冯骥才插画,一幅长长的地域习俗、风景人情画卷徐徐展开。“我在《俗世奇人》写作中找到一种语言,即在叙述语言中加入了天津人的性格元素,诙谐、机智、调侃等。这是《俗世奇人》独有的。我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瘾一上来,止不住时就会写。用这种语言写作时常常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冯骥才说。
继《装台》《主角》后,陈彦最新长篇《星空与半棵树》首发《收获》,小说将叙事脉络置入两个小人物“猫抓老鼠”般你追我逃的结构——接近年关的大雪之夜,关中北斗村一棵百年老树突然被连根偷走,贼喊捉贼的真相让半棵树的主人温如风走上不归路;乡村小公务员安北斗也迎面而来,这对“冤家”在岁月起伏中等待人世间善恶的终结。
邱华栋中篇《龟兹双阕》首发《花城》,以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冯嫽、弟史四位女性的命运书写,揭开了历史的封条,复现丝绸之路的千年烟火,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轨迹和无限魅力。
深入田野与城市现场,现实题材书写定格人间百态
一批现实题材书写深入田野与城市现场,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交织成纷繁人心图谱的奏鸣曲,拓宽了中国故事的维度。
比如,新年首期《人民文学》推出《三叉戟》原著作者吕铮最新长篇《打击队》,以鲜活接地气的语言讲述了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的背景下,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的故事。虽然头脑不算灵光、做事也笨手笨脚,但邰晓阳却笃信正义。这个“阿甘”式人物逐渐帮几位成员找回初心,团队同仇敌忾对犯罪重拳出击。
《当代》开年第一期主打关注高科技领域建设成就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传》,作者黄传会经过数年采访调查,生动解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萌芽到成型、从研发到实现的全过程,塑造了以孙家栋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与建设者群像,以深入浅出的笔墨把科研攻关叙述得惊心动魄。
新年第一期《十月》发表石一枫中篇《逍遥仙儿》,以教育为切入口呈现北京普通众生像相。评论家孟繁华认为,石一枫捕捉了北京新世情中的焦虑情绪,“在呈现现实的时候,同时有他对人物、对历史、对当下的价值判断。”
聚光灯投向新锐,《当代》今年增设“发现”栏目,首期推出“85后”作家薛超伟短篇《隐语》,聚焦被形容为“逃遁一代”的同龄人,与本期邓一光、肖克凡、梁衡、丁帆等名家新作,共同展示出丰富的文学风景。
《江南》新刊里,邓一光短篇小说《后半夜》照亮普通人身上的微光——在后半夜,白天热烈沸腾的城市渐次进入昏沉和晦冥,高档社区边那些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如同黑暗中温暖的大树洞,接纳和慰藉着一个个奔波和游荡在暗夜里的人。小说以年轻的安今和他所在小便利店作为视角和场域,打量着特殊时期下的芸芸众生,以及世间悲欢冷暖、爱恨生死。
新年《十月》每期邀请作家、学者作为主持人,选取主题和同行者,深入田野,集成“美丽中国·田野志”专栏,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刊发作品,第一期是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主持的“中国器具”。
《上海文学》策划“短小说特辑”,重新回归短篇小说精悍凝练的美学特质,推出新晋鲁奖得主索南才让《羽毛》、姬中宪《半永久式告别》、何小竹《短小说四题》等风格题材各异的作品。陈冲“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徐皓峰“《红楼梦》中的导演课”、王恺“望野眼”等三个专栏在新的一年里延续,令人期待。
作者:许旸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