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海派绘画曾于中国近代美术史星空中留下璀璨印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海派绘画再度攀上一个全新的创作高峰。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何谓海派”系列“上新”的第二个大展——“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作品展”,将大众的视线牵引至海派绘画或被忽略的后一个高峰。
继首展“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侧重于“海派”起源的学术探问,这个展览将落脚点更多地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海美术史上,并首次将展示的美术史年代下限延伸至21世纪10年代,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重要历史阶段的内容,尤其突出这段时间上海美术家如何紧随时代发展,在创作思想、审美观念、表现技巧等方面自觉呈现的巨大变化。此次展览汇聚的200余件作品,集齐这段时间海派代表性画家的代表性画作,大多尺幅不大,却洋溢着丰沛的烟火气,画的多是不同年代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观众看到海派画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意识,以绘画为载体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从内容到形式一改传统绘画面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美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派画家们积极投身写实主义的创作当中,用艺术作品反映人民劳动、社会建设等等社会新面貌,其中不少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朱国荣告诉记者:“与此前海派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创作相对比,这是一种很大的改进。作品蕴含着艺术家虔诚的精神追求和真挚的感情流露,在美术史上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这一时期的山水题材从名山大川拓展到了城市风貌、建设场面。应野平用充满诗意的笔墨创作了《上海外滩雄姿》,在隔江远望外滩的视角中,让人感受城市雄浑、雍容的气质。看到上海工人阶级自力更生研制成功万吨水压机,谢之光画下《万吨水压机》,用大透视呈现工业建设的宏大场面和激昂气氛。
在人物题材方面,工人、农民、解放军等群体取代从前的文人士大夫或仕女,成为画面主角,看得观众倍感亲切。林风眠的《菜农》就很典型,画中描绘姿态各异的十来位农妇聚拢在一起于田间地头劳作,浓烈色彩、浓厚墨线以及抒情性东方情调,却又显露着画家的艺术风格。
农村的丰收景象,则大大充实着这一时期海派绘画的花鸟题材,只见鸡、鸭、鹅、牛、羊、青菜、萝卜等质朴物象一一入画,活泼生动。错落堆叠的棵棵大白菜与迎风摇曳的束束小麦,构成了王个簃的《菜肥麦秀》。陆抑非以《秧担》表现扁担挑起的一筐筐秧苗,溢出竹筐的秧苗密密匝匝,又嫩又绿。张大壮甚至在《带鱼丰收》中画起带鱼,以焦墨写带鱼头,鱼身一扫而就,精到的笔墨线条将长长的带鱼勾勒得颇有韵味。
求新求变的创作习性,成为对传统海派艺术精神的一种延续
步入改革开放,海派绘画有了更为丰满、积极的含义。这段时期以来,开放、多元的艺术格局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种特质。上海美术家求新求变、不愿跟风的创作习性也成为对传统海派艺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精神的一种延续。
其中,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上海城市建设新一轮发展,上海美术创作的面貌为之一振,涌现出一大批画上海、爱上海的精彩作品。例如,此次展览中就有多幅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不约而同聚焦了南浦大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1991年建成的南浦大桥,是黄浦江“第一桥”,可谓架起浦东的“开放通途”。邵克萍用版画创作了《南浦建大桥》,选取工地上灯火通明的夜晚场景,渲染出工地热火朝天的热闹氛围。《浦江晨曦》则是沈柔坚以国画绘就的,画面前景正是南浦大桥,透过大桥气势恢弘的斜拉钢索,能够看到晨曦中的外滩建筑群以及黄浦江上往来船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特别以文献展的形式聚焦了“十二人画展”和“海平线”绘画联展。它们对于大众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从中折射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艺术创作空前活跃的探索气氛。1979年1月27日,12位上海画家敏锐地嗅到了艺术的春天气息,便自发组织了一个“十二人画展”,开在黄浦区少年宫。彼时展出的150余件作品从对印象派、立体主义的研究到中国画传统的创新,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这次画展使上海乃至全国开始重启中断了30年的现代主义进程,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海平线”绘画联展则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展览由美协上海分会创办于1986年,两年一度,鼓励艺术的开创性与个性化,与十年后诞生的上海双年展在机制与追求上颇为相似,对上海美术的创新和学术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范昕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