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年学者,伽达默尔提出学者应具备三个禀赋——具有专注、怀疑和谦恭。学者不应仅仅只探讨理论问题,更应关注实践问题。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实践哲学,因为哲学本身就是生命自身的实践。”近日,以“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以线上线下融合形式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寄语青年学者能够投身新时代的巨大实践中。
纪念社联第一任主席陈望道而设,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由上海社联发起,旨在更紧密地团结凝聚上海社科界广大青年学人,助推本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青年才俊加速成长,形成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具有上海特色的青年学人共同体,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启动仪式上,《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召集人代表、第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于京东,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论坛承办单位代表、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淑妍分别作了发言。
“300余位冉冉升起的新秀,话题都很有想象力,织就了一幅面向未来延展的长幅画卷,自古及今、包罗万有;尤为纵深,阅动如火;关切现实、面向未来,这无疑是一场张扬着青春色彩的学术盛宴,体现出今日青年社科学人,绘就‘学术中的中国’的担当,探索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命题,让上海涌动起思想文化新浪潮。”刘淑妍说。
首届上海社科青年望道论坛主旨演讲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复旦大学教授张双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冠军、上海大学教授曾军、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屈文生,分别围绕“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代复杂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为中国革命:理解她的若干维度”“从元宇宙到互动本体论:重思文明形态及其智慧基底”“数字媒介对中国文学知识体系的重构”“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权理论为中心”作了演讲。
“在空间格局上,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当前中国已呈现出城市群发展态势,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市及周边范围集中,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带动并赋能周边城市发展。城市之间的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分工深化、优势互补、梯度发展。”陆铭说。
“媒介是无处不在的,媒介形态变迁加速影响了文艺理论的知识更新,新媒体文艺理论知识体系也正发生激烈变革。讨论中国文学知识体系的重构问题时,数字媒介因素一定需要被考虑在内。”曾军谈到,不同时代艺术类型的更迭并非简单替代,而是对前时代艺术类型的兼容。数字媒介对文艺活动关系的重塑是“媒介生态式”的,以前媒介文学四要素的所有结构体系都发生了变化,构成了全新的文论体系。
“有料、有味、有情”——《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评价,六位青年名家分别来自文史哲政经法等六个学科,但都体现了学术本位、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和思想旨趣,不约而同呈现了一种“富有未来感的学术的丰富性与可能性”。他进一步阐释:所谓“未来感”,是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的学术、是带着生命体验的学术,也是怀有谦卑、敬畏、对人类文明充满忧思的学术;不是脱离历史和现实的胡思乱想,而恰恰应怀有历史意识、人类关怀的使命;是对中国百年学术心态的一种超越,有“不油腻”的学术青春气息,与世界诸文明对话,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诸多前沿领域参与到世界性百家争鸣。
业内期待,有未来感的学术不仅意味着新话题、新概念、新领域、新方法,更意味着用新方法重思老话题,从中发现新的视角,同时也不能掉入一味求新的陷阱,避免新领域学术泡沫的大量产生,要在新老的视角转换中,不断实现学术和思想的碰撞。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谈到,学术期刊不仅要做好学术引导工作,更要做好学术服务工作;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的青年学者,更要有效地支持优秀青年学人快速成长,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学术理论创新,邀请学界的前辈大家为青年学者把脉指导,推广创新性成果,争取贡献更多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资源。上海的理论、传媒、出版等各界要形成合力,继承上海在学术创造和传播领域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争做“有未来感的学术”,积极利用期刊、图书和各类新媒体形式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创刊于1985年的《探索与争鸣》,是上海社联主管主办的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思想学术期刊,立足“有学术的思想”的定位,以“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为己任,秉持“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学术争鸣”的办刊风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追踪前沿热点,回应现实需求,团结凝聚一大批人文社科工作者,近年来不断加强支持青年学人的力度,目前已形成五位一体的“青年学人支持计划”,持续打造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的品牌项目,为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作出有益尝试。
据悉,《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主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面向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青年学人,分设15场专题论坛,分为“文明演变与知识供给”“文明型构与技术革命”“文明叙事与世界想象”三大主题单元,主要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为打造青年学人学术共同体、思想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