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英雄儿女》侧重展示角色内心情感,以饱满人物形象唤醒人们内心深处英雄记忆。(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当“王芳”和战士们再度唱响《英雄赞歌》,红旗从舞台正中高高飘扬,观众席里有人在合唱、有人在拭泪,更多人献上经久不息的掌声。“小时候父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如今我带上女儿来重温。”80后母亲杨妙和10岁的女儿周千涵一次次红了眼眶,“要让女儿知道,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
是的,我们与这座英雄城市血脉相连。昨晚,大型话剧《英雄儿女》首演现场再一次证明,英雄主义从未褪色,英雄气质始终深植在城市精神之中,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重新创作、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昨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正式与观众见面。因为对英雄精神的高山仰止,和出于对英雄主义的心之向往,台上与台下因为同一份震撼联结在一起,共同将思绪投向那段峥嵘岁月,向用生命换取后人幸福生活的英雄致以敬意。
磅礴的英雄气概中,流淌着温暖的情感
在舞台上看见战士脸上的鲜血,在侧幕目睹王成的壮烈牺牲,在演出最后与哥哥的紧紧相拥……两个小时的演出中,“王芳”扮演者贺梦洁的眼眶多次噙满泪水。刚拿到剧本时,贺梦洁有些生怯,90后的她距离抗美援朝的年代太过遥远。如何才能够把一个文艺兵的形象在舞台上立起来?贺梦洁看电影、翻阅历史资料、学习当时文工团跳的舞蹈。在无数次排练过后,她发现,唯有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表演才能演好“王芳”。
“与别的作品不同,我得把自己的光彩收起来,站在角色背后去完成表演。”她对记者表示。
与贺梦洁一样,《英雄儿女》的演员们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出演这样一部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作品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幕拉开前,演员们围成一个圈,将手叠在一起,为自己也为同伴,齐声喊出“加油”。正是有着如此饱满的精气神,剧中的感动被准确地传递到了台下。“演员不是贴着戏在演戏,而是贴着人物的内心在演戏。”看完演出,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真正的投入能够带动观众一起心潮澎湃。”
背着发报机,王成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冲上高地喊出那句感动了无数人的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24岁的苏泽林被深深震撼了,“志愿军战士要打赢战争的决心,我特别感动。这样的队伍是不可能被打败的!”“在国庆假期带孩子来看这部剧,就希望让她体会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付出许多换来的。”杨妙告诉记者。在毛时安看来,《英雄儿女》的“初战告捷”在于英雄形象的饱满辐射,也在于人间温情的细腻描写。“在巴老的小说中,英雄主义被厚重的情感所包裹,同名电影选择突出了英雄气概带动人间温情,话剧则将这两个部分糅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而且努力将英雄主义的理想深植在上海城市精神的沃土之中。”
为“硬核”大戏点赞,只因理想主义与英雄精神从未远离
坑道中宣誓入党、文工团员与战士结成“一对红”,话剧《英雄儿女》的情节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然而它们并非虚构,而是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离休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宋光华的真实经历。看着过往的岁月在台上复刻,如今耄耋之年的她感慨万千,15岁赴战场一线的场景如今依旧历历在目。“看着台上年轻的演员们,仿佛又回到了往事中去。”她对记者说道,“明年就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希望这部作品能让更多人铭记英雄、铭记他们作出的贡献。”
走出剧场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的耳边依旧回响着《英雄赞歌》的旋律,“这是申城舞台暌违已久的‘硬核’好戏,值得大大的点赞。”戴平认为,《英雄儿女》是一部综合艺术水平上乘的佳作,剧本、表演、舞美、服装等方面均体现了剧组用心用情用功的创作态度。《英雄儿女》舞台调度灵活,两片六米高、破损的相纸分布两侧,数十名演员穿梭其中,三座可以移动的高台来回组合成各种战地造型。“虽然台上炮声隆隆,满目疮痍,却令人感受到一种阳刚之美。”戴平表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意义深远,感谢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提醒着我们,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荣传统,也向我们证明,英雄精神从未远离。”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资有物资,要什么有什么。”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城市上海和英雄的上海人民倾尽全力,与前线的战士共同捍卫祖国的和平,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闪耀着英雄的光辉。话剧《英雄儿女》诞生在上海恰逢其时也是理所必然,它是历史厚重的印证,亦是对时代的深沉回响。“英雄主义始终是共和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王成身上、从王芳身上,我们感受到在理想光芒照耀下的大无畏英雄气质,这种气质正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走向未来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毛时安表示。
作者:王筱丽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