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政治学、社会学论坛的现场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视频截屏
【导读】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以“变局中的文明:中国与世界”主题于8月26-27日成功举办。80位国内顶尖学者、30位国际知名学者、20位青年学者在开闭幕式和五个平行论坛中,从多学科、多维度、多层面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思考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探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鉴、助推中华文明的复兴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又称“百人论坛”,全方位展现“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使之成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的重要平台,并将之打造成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品牌。
讲堂已于昨日刊发黄平(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副院长)、秦亚青(外交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永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演讲观点(见文末链接),今刊发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麦克法兰的发言整理,供听友开卷有益。
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剑桥大学人类学荣休教授
我是麦克法兰,曾经在剑桥大学担任人类学教授,也是一名历史学家,对全球史有浓厚的兴趣。大约20年前我有机会访问过中国社科学院。人类学家要做的就是试图了解另一个文化,然后再解释给本国的民众,这种跨文化的理解是人类学的根本目标。
盎格鲁文化圈和中华文化圈形成了世界的两端
《现代世界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出版
这次我主要想跟大家来讨论一下21世纪的一个重大的趋势,即全球权力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这张图显示了全球经济重心的快速转移,先是从东方转移到了西方,然后又从西方转回了东方。目前这种转移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导致了压力和紧张局面的出现。很多方面情形与大英帝国被美利坚帝国所取代时极为类似,许多人都说这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是新冷战等其他危机。我想就这背景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我相信为了避免灾难,我们必须互相理解,这也是我作为人类学家的责任。
在下面简短的演讲当中,我希望能给大家阐明更多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于盎格鲁文化圈的理解。2011年,我曾在清华大学王国维纪念讲座中作演讲,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也就是盎格鲁文化圈,尤其是针对英国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做了一些解释,主要观点内容是分析了在当初民主政府尚不具备某些原则的条件下,西方文明是如何诞生的,这些原则涉及法治、公民社会等等。2013年这部分演讲稿被整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现代世界的诞生》为名出版了,可供大家做更多的延展研究。
同时,我也以我的视角讲述了世界的另一端,以中国为代表的华语文化圈。过去20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访问中国,总共来了17次。三四年前我决定把我所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总结到书里,叫《一本书教你读懂中国》。这本书的中文版即将上市。基于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试图向我国外的朋友跟同事来解释中国的现状。以上两本书涉及的主体构成了世界的两端。
将世界文明简括为四种,便于彼此间相互了解
《文明的比较》中文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近期,我刚出版了《文明的比较》中文版,这里涉及了今天话题的内容,关于四种文明的比较。这本书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鉴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观点。他在书中介绍了9种不同的文明,我把它们简化为了4种。在这幅世界地图上,展示了屹立世界的四种文明,顺便说一下,我在其他国家的版本里加了一章有关伊斯兰文明的论述。中文版里没有涉及。
浅蓝色带指盎格鲁文化圈,也就是将英语作为常用语言的国家;而橘红色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华语文化圈;另一个是日本文化圈;蓝色代表的是欧洲文化圈。这些主宰世界的文化圈分别意味着什么?四种独立的文明。
在我看来,文明是指拥有共同文化且通常拥有共同语言的地区,未必是共同政府,它代表着一种社会体系,一种世界观。它把从南美洲到葡萄牙,或者从英国到澳大利亚的民众紧紧团结到一起。不同的国家可能隶属于同一个影响范围,或同一种文化。文明的比较意在向那些感兴趣的读者解释,人类社会的主体其主要构成单位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因为许多人对其他文明一无所知,他们了解自己的国家,也可能了解他们自己所在的文化圈,他们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如果你问他们,日本社会或者中国社会是如何运作的,英国和欧洲有什么不同?他们就一问三不知了,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也没有深入研究过这些问题。我希望通过解释这些差异来促进这些不同的文明更好地共存,而不是形成基于盎格鲁文化圈或者华语文化圈的单一文明,通过彼此了解让文明继续得以共存。
理解文明共存:不同乐器组成乐队,不同大树组成森林
丸山真男(1914-1996)是日本学术界对民族文化关心最多的史学家,他将民族主义发生的原始土壤称为“乡土爱”
不过这需要要以客观理解为基础,我在《文明的比较》和其他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并希望以此达到沟通而能够避免冲突。我曾经使用过关于音乐的比喻。整个世界可以被看作一支管弦乐队,那么盎格鲁文化圈就像是架钢琴,华语文化圈则是把小提琴,欧洲文化圈则像把大提琴,他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同时互相合作,他们不会试图去支配或强迫另一方。
另一个隐喻就是大树,我认为它们分别是橡树、白蜡树或者竹子,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森林。在这片森林中,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谐共存,这些树木密密匝匝,挨挨挤挤,但总的来说他们能完美共生。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我利用追根溯源的方法从源头着手去理解这些文明。因为正如使用这种方法的洛克韦尔所指出的,我们很大程度上是由种子决定的。用植物来做比喻,种子是最初形态。
以盎格鲁文化圈为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有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法律、政治和社会体系。
再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可以追溯到中国早期的各种文明。之后是儒家思想和佛教,但其根基是道教及非常古老的家族制度。
有趣的是,欧洲的情况也颇为类似。欧洲以两种相互冲突的文明为基础,分别是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直到公元4世纪、5世纪还是在主导欧洲,最后出现了盎格鲁萨克逊文明,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历史上时有冲突并循环往复。
日本拥有非常古老的萨满文明,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萨满文明一直流传至今。萨满文明的诸多特征都被延续了下来,在演变中延续的观念至关重要。日本哲学家丸山真男曾提出,文化的生存元素始终延续,它称之为十六町。表面的文化元素一直在变化,但从基础层面来看,像“元”一样的元素,比如中国的语言或者文字都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坚守恒定的原则,因此底层的语法是永恒不变的,而上层的很多元素却瞬息万变。因此当代中国文化特色与秦始皇时期的中国基本相似。英国在一些方面也保留了贝奥武夫时期的传统。
通过旅游、阅读、浏览新闻,以宽容心理解其他文明的差异
从左向右:韦伯·马克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与马克思等并称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社会学家;雅思贝尔斯(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轴心时代”的提出者
所以对我来说,文明的比较体现我本人思维模式的改变。从这本书和一两本最近出版作品比较,作为一名人类学家,我首先关注的是社区层面的状态,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村庄,英格兰的某个郡或某个村,我第一部作品就是这样完成的。然后我又上升到国家层面,撰写了几本关于英国和其他国家的书籍。
在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意识到我们更多的从较高层面,也就是从文明的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个世界的决定性因素是文明,而不是国家。特别的是,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人在相互争斗,某一个行动只是发生在某些跨国公司,或是华语文化圈或是盎格鲁文化圈之中,这是我们需要理解的问题。做起来似乎非常困难,但我发现我们可以借鉴某些伟大社会科学理论家,比如马克斯·韦伯、卡尔·雅斯贝尔斯、托克维尔等人的方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某一种文明的本质和它诸多特点。
在文明比照的各个章节中,我分别阐述了家族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等问题,而且在描述某一种文明时并不觉得难。这意味着,一旦我们通过旅行、阅读、浏览新闻等方式,了解文明的各个部分,那么我们可以根此构建一幅更广阔的图像,随后自己也就会变得更宽容,更善于理解,也更不容易得出负面结论。这恰恰是目前很多东西的来源,我认为各种文明完全没有必要发生冲突,争个你死我活,文明之间会有一些竞争,而西方国家竞争也确实非常激烈,但如果我们能够互相理解,保持宽容,并试着多一些同理心,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有太多相似之处,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各种文明长期存在文化和社会差异。
(李念据线上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发言题目是《理解四种文明:中国、日本、欧洲与盎格鲁文化圈》,柴俊亦有贡献)
【精彩瞬间】
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于2021年10月14日-15日举办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第一张为美国知名学者库恩线上与会,第二至第四张为部分与会学者。其中有多位讲堂嘉宾。
2022年“学术中国”,新增加了20位青年学者,第二张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组的两位列席青年学者:上海青年学者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本篇嘉宾照片均截屏于中国社会科学网宣传视频
文末链接:
郑永年:如何改变历史理解欧洲化、现实理解美国化 |学术中国·2022-3
秦亚青:交互涵化中,中国知识贡献为人类共同知识 | 学术中国·2022-2
黄平:说事讲理论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叙事逻辑 | 学术中国·2022-1
作者:[英] 艾伦·麦克法兰(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