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作为近些年异军突起的“经济第一区”,可谓成绩光彩夺目。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经济优等生”不偏科,乡村并没有因为城市化而凋敝衰落,反而通过城乡融合迸发勃勃生机。2022年,余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384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5:1;村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660万元,全面消除12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去年,余杭跻身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经济强区如何做到乡村共富?这一切都得益于“千万工程”。
培优势:高效生态旺产业
走进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关于竹的元素如影随形。全村共有竹林近8000亩,人均约3亩,91.7%的森林覆盖率,让村庄如同景区。成片竹林中,又以苦竹林占绝大部分,而这正是制作竹笛的绝佳材料,“苦竹之乡”“中国竹笛之乡”的美名由此而生。在紫荆村有条经典游览线路,从竹笛展示馆到非遗文化馆,再移步文化礼堂,最后置身万亩苦竹园,将自然风光、竹笛文化、非遗文化和乡村建设成果了然于胸,不由让人感慨“好一个富民产业”。紫荆村作为中国最大的竹笛生产基地,从这里走出去的笛箫产品遍销世界各地,并且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制作—销售—演奏—培训”模式,竹笛产业年产总值达3.4亿。
今年3月,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揭晓,紫荆村赫然可见,同期入围的还有径山镇的径山村。此地又被誉为“禅茶第一村”,四周群山环抱、山峦重叠,古木参天、泉水淙淙。殊不知,20年前,山村颇为落后,村集体年收入尚不足10万元。
如今,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围绕径山茶,村里衍生出茶叶加工、农家乐、民宿、休闲康养等业态,尤其一到节假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2022年,径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3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2万元;村内有10家茶企、12家精品民宿、78家农家乐,还有多家文化公司、文创公司在此办公。
走进位于瓶窑镇的“彭公农场”,看完琳琅满目的数据模型,不禁让人恍惚,这究竟是农业企业,还是科技公司。1243亩地,22名员工,半数学历在本科以上,还不乏名校生、海归派。负责人董剑锋信心满怀:“我们生产产品的同时,更生产大数据,未来售卖数据模型和整套技术方案,将成为最大亮点。”
短短几年,余杭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品质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
强动能:城乡融合兴乡村
杭州西郊的余杭街道永安村,许多人初到这里,常会惊讶于毗邻都市竟还有如此大片田园。可只有村党委书记张水宝清楚,97%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意味着只能种稻子。过去,永安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一直处于街道垫底。
“乡村CEO”刘松的到来,改变了永安村的发展命运。依然是种稻子,可通过“组织化创新、数字化赋能、品牌化运营”,让这里走出了一条高附加值的新“稻”路。短短两年多时间,永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73万元,提升至2022年的505万元,农田每亩收益从555元提高到了5800元。
这背后,刘松有着自己的经营之道,他把农事劳作变成了一场场农事节庆,开春节、插秧节、开镰节等,人气一年四季不间断;又把农产品销售变成了“认养制”,邀请企业和家庭入驻,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建立链接;游乐园、长桌宴、稻田婚礼、草垛乐园,彼此形成配套。游客多了,老百姓何愁没钱赚,家门口支个摊位,卖土特产和矿泉水,就能进账不少。
走访余杭的几个“明星村”,无一例外,几乎都有一名刘松这样的“乡村CEO”。2019年时,余杭向全社会发出“英雄帖”,18万元底薪、上不封顶,一时间成为焦点新闻。四年来,全区已先后引进了22名农村职业经理人。事实也证明,有了这支专业化的队伍后,确实给乡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裂变效应。
如今,余杭各村经营百花齐放各有各的招,有的立足一产,有的主打艺术,有的从体育入手,全区形成了10条未来乡村示范带,共同绘就了一幅“大美画卷”。去年,全区民宿休闲农业游客人数达650余万人,营业总收入6亿元。
作者:刘海波 朱俊 方玉豪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