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虹桥镇银馨社区食堂二楼,一对夫妻正面对面用餐,画面温馨
72岁的周喜英一头银发,背着白色的布袋,一人占据着社区食堂临街的景观位。透过大片玻璃窗,街边肆意生长的三角梅,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尽收眼底。耳畔不时传来毗邻学校的课间嘈杂声,平添一抹生机。
坐落于环镇南路、莲花路交叉路口的闵行区虹桥镇银馨社区食堂今天正式开张。周阿婆一大早便荡马路寻到此处,成了首批“吃螃蟹的人”。北方长大的她,却有一个地道的“南方胃”。她的食量不大,一碟豇豆肉丝、一碗紫菜蛋花汤,搭配一小碗米饭,就是她的一餐饭。
占据黄金市口的社区食堂吸引的不只是老年人。午餐高峰期,来来往往的忙碌人群中,不时穿插几张年轻面孔。虽无法享受老年人优惠折扣,但社区食堂本身的信用背书,加之性价比高、选择多样的菜肴,都成了吸引年轻白领来此“搭伙”的理由。
虹桥镇老龄管理条线主管金凤芳道出食堂运转的新模式,将定期提取非老年顾客消费金额的2%,并通过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定向捐赠给虹桥镇老龄办,用于特殊困难老人的专项服务。就此,一日三餐的烟火日常中,人们也能随手公益。食堂还将通过大数据计算定期公布社区食堂爱心公益榜,以公益积分兑换的形式来反馈爱心行为,激励链接更多为老服务力量,让社区食堂成为流动的公益枢纽载体。
虹桥镇银馨社区食堂占据了黄金街角,不仅毗邻产业园区,也紧挨着不少居民住宅。金凤芳介绍,挖潜出这方空间并不容易。该点位最初的功能是社区助餐点位,已达十多年。期间,它解决了不少老人一餐饭的“刚需”,但长久以来辐射人群有限,升级改造的需求由此而来。此次改造中,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调研走访收集各方需求,增设了无障碍洗手台、拐杖夹等适老化设计,同时也听取老人需求延长服务时间,如今“包圆”了一日三餐,以此鼓励支持更多老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
源起:那些无法走到社区食堂的老人
经营社区食堂十多年,运营方负责人鲁小锋直言,第一次“冒”出社区食堂公益基金池的想法,源于那些无法走到社区食堂的老人。
作为试点推行了十余年的实事项目,社区食堂收获了大量资源倾斜。场地、水电煤等各种补贴,为各大社区食堂在运营环节减缓了部分压力,并可将相关优惠反哺于老年人。然而,鲁小锋观察到,遍地开花的社区食堂,覆盖人群多为活力老人。如何让社区食堂将服务资源向更多老年人群辐射?鲁小锋想到了打造公益基金池的可能,通过拿出非老年群体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反哺社区为老服务,扩大食堂的服务覆盖面。
社区食堂跨界公益,这并非新鲜事。早在3年前,曾有街道社区食堂发起爱心公益项目,吸引辖区内的爱心社会企业为低保低收入老人等特殊群体定向捐赠。然而,由于服务项目范围的限定,受益人群有限,致使这一公益模式很难走出属地街镇。此番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合作,就是为打破既往社区食堂公益项目的局限性,扩大公益辐射范围。
放眼全市,由鲁小锋团队经营的社区食堂遍布9个区的近50个点位。如果银馨社区食堂的试点成功,其计划率先在年轻人群用餐比例较高的中心城区食堂率先铺开。“通过大范围的数据测算,有助于判断2%的提取比例是否合适,再据此调整。”
延续:为“老漂族”们找到归属
空间布局上,银馨社区食堂没有传统食堂的挤挤挨挨,多了一分透明敞亮。这是因为,规划设计时,食堂没有一味追求堂食座位的数量,而是大刀阔斧地砍掉了部分座位,并由此形成一排临街的“一人座”。边用餐边望着沿街盎然绿意,如此闲适体验颇具电影感。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结账完毕的周喜英,直接端着餐盘向临街景观位走去。独特的座位设计,令她油然生出一种安全感。
“喜欢一人餐的不只是小年轻,不少随子女来到上海的老人同样有类似需求。”鲁小锋细心观察过食堂周边环境,大厂林立的漕河泾地区,既是小年轻的打拼场所,也是不少“老漂族”们的集聚地。但往往,受限于语言不通等因素,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社区。
在周喜英望向街面的目光中,也能不时捕捉到这样一种落寞。刚退休时,她频繁往返于哈尔滨、上海,照顾着两头的小家。后来,老伴走了,年岁渐长,她跟随女儿在上海安下了家,却一直没能找到说说体己话的老友。
“以社区食堂为载体,通过活动嫁接,让更多‘老漂族’们找到同伴、找到归属。”鲁小锋介绍,食堂二楼既是用餐场所,也兼具社交功能。二楼中心区域未来有望圈出一个小舞台,喜欢听说书、弹唱的老人都可上台演出,一旁还设有专用的更衣室。
一餐饭毕,望着在窗边拍照打卡的老人,鲁小锋说,他期待的社区食堂是老人们能不受拘束展现自我的场域。“既是温馨的社区食堂,也是温暖的公共客堂间。”
作者:王嘉旖
摄影:邢千里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