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金点子”变为垃圾分类“金果子” |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①
“收到总书记重要回信,心里暖乎乎的,倍感振奋,备受鼓舞!”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昨天,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二楼党建工作站内,给总书记写信的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研究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措施。
时间回溯到2018年11月6日,总书记在沪考察来到这个党建工作站,听取相关介绍后,同几位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青年志愿者进行亲切交谈。“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总书记的肯定和嘱托言犹在耳。而此次回信,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字字句句,反复研读,志愿者们表示,这封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肯定,是对社区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接下来,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等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发动更多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聚焦回信中关于“用心用情”的指示要求,志愿者们表示,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投放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特别是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工程,把嘉兴路街道打造成为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总书记重要嘱托落到实处。
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环境更美了
“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总书记重要回信中的这句话,将嘉兴路街道瑞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华磊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5年前。当时,包括她在内的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仔细询问有关情况。一位年轻人介绍说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新时尚。总书记现场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总书记殷殷嘱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发挥所长、久久为功,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垃圾分类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中去。”华磊表示。
“得知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在你们那里取得新的成效,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总书记重要回信中的这句话,让志愿者们读来倍感自豪。昨天在学习交流现场,大家纷纷分享过去几年中“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存在垃圾箱房年久失修、设备损坏情况。近年来,通过修整完善箱房内部基础设施,引入智能化设备,为垃圾分类营造更好环境。同时,发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作用,更快速、稳定地把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融入小区垃圾分类日常治理。再如,一些小区结合居民的作息习惯,及时调整垃圾箱房开放时段,如增加午间投放时间、延长晚上投放时段等,跨前一步方便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志愿者们主动上门收取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帮忙投递,不仅让环境变美了,社区关系也更和谐了。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对总书记重要回信中的这句话,嘉兴路街道新港居民区书记、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钱晶感触颇深。曾在多个居民区工作的她认为,垃圾分类工作从来都是群众性工作,需要全民参与,要充分挖掘群众的创造力、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唯有用心用情,才能让人们真正接受垃圾分类的理念。比如,社区近年持续推行垃圾分类和“绿色账户”,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自己动手设计海报、宣传册,积极开展“瓶子菜园”“变废为宝”等创意环保主题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也培养了更多居民成为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社区达人。
“垃圾分类不进则退,要一直走在提升的路上” |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②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家豪庭小区,下午4时许,居民朱阿姨出门接孙子放学,顺道扔厨余湿垃圾。离垃圾厢房几步之遥,她忽而记起还不到投放的时间点,脚步犹疑几许。志愿者、爱家物业垃圾分类指导员徐惠琼迎上去,打消了朱阿姨的顾虑。正在附近打扫的物业保洁员也搭了把手,贴着桶边铁架子上的锯齿一划拉,厨余垃圾尽数抖落入桶。
上海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近四年的基础上,2023年推动垃圾分类向“上海模式”2.0版迈进。以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标杆”爱家豪庭小区为例,垃圾分类工作的衡量标尺更多了人性化、资源化的刻度。居民不仅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也对垃圾分类后的资源化利用有进一步认知。
小区中心地带的绿地上,一处资源循环型绿化项目给予“资源化”具象的描摹:湿垃圾不出小区就能通过“肥料桶”就地转化为肥料滋养小区绿植,“居民下楼扔垃圾时,就能看到‘一米花园’的绿意生长,见证垃圾分类如何助力社区生态微循环。”庆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崔凤林说。
“蛮好”
在爱家豪庭小区,随机向过路居民问起对垃圾分类的感受,回答几乎不约而同:“已经成习惯了,蛮好。”
这句“蛮好”来之不易。徐惠琼回想起5年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尚未出台,做居民工作无法可依全靠苦口婆心,“他们尤其不理解楼道撤桶和定时定点投放。”居民的想法很现实:楼道是公共区域,既然交了物业费,放置楼道垃圾桶应该是物业服务的一部分。
撤桶后的过渡期,徐惠琼道出当时的折中方案:年纪大、腿脚不便的居民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允许将垃圾袋放在门口,向物业申请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取。之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徐惠琼介绍: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调研,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通过,在法治层面予以保障,“作为志愿者,我感受到了精神层面的莫大鼓励以及法治层面的巨大支持。”
变化在楼栋里悄然发生。朱阿姨说,有一次她忘了带钥匙,就顺手把垃圾在门口搁一搁,“两三分钟的时间,垃圾就被收走了,当时我感觉难为情,明明自己可以扔。”
“朱阿姨们”的难为情,映射着一种居民的普遍自觉。徐惠琼说,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垃圾收运,“省出指导、监督的时间收集居民需求,让垃圾分类工作变得更人性化。”比如,垃圾投放时间。小区最初只设置了早晚两个投放时间段,徐惠琼发现这与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并不相符,“上午投放时间是7点到9点,但不少老人10点才买好菜回来。且往往中午烧一顿吃两餐,天气一热厨余湿垃圾不可能放到晚上。于是我们在中午加设了一个投放时间点。”
她说,法规上说“定时定点”,但没规定只能有两个时间段。而对部分居民误时投放的情况,眼下小区通过楼道群和各楼道党小组的联络协调,由志愿者帮助投放,确保垃圾“有家可归”。
对于这些有人情味的做法,75岁的程伯连声说“蛮好”,“我最佩服他们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到居民感受,方便,投放时间长。”
“垃圾分类是久久为功之事。”徐惠琼说,做了5年志愿者,她也洞察到还有些难解的题,需要各方协力进一步推进。
垃圾分类科普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③
明黄、亮蓝、暖橙、青绿……1700个色彩缤纷的废弃瓶盖,上墙拼合出一幅虹口区地图,点缀有地标建筑和“我爱虹口”字样。来自虹口区各个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服务点,也成为虹口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道缩影。
昨天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首日,上海市中心首个垃圾分类科普馆——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内,“挑战垃圾分类游戏王”等活动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学生的参与。上外附小幼儿园的顾盼栩被这面斑斓的艺术墙吸引,兴奋地在留言签上一笔一画写下:“希望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馆长张麒峰正引导小朋友答题闯关。回溯至2018年,彼时,他还在基层从事垃圾分类工作,5年过去,他所在的“课堂”更大了,居民在科普中更直观了解垃圾分类、循环再生的成果,不少青少年成了“回头客”。
放眼整个虹口区,与四年多前相比,干垃圾日均产生量控减36%、湿垃圾日均产生量约为3倍、可回收物日均产生量约为3倍,这些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贡献、人人共享的成果,直观诠释了: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do-la-si-”,顾盼栩抑扬顿挫念着展板上音符发音,上海话念就是“倒垃圾”。而他的身旁,一个个牛奶盒环保椅、瓦楞纸家具、油漆桶家具、轮胎家具等环保家具,都在帮助他加深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
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虹口区也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全市“两个第一”——全市第一个制定了《关于印发虹口区低附加值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全市第一个落实发放低价值可回收物企业运收补贴审核发放,这一过程中虹口区也逐步建立可回收物收运体系。
这些成效,在顾盼栩居住的小区有更直观的体现:虹口区科学研判小区点位设置和居民投放习惯,全区撤除居住区楼层桶3000余个,在撤桶并点基础上,做好点位环境营造,并加强后续清洁服务。
如今,垃圾四分类收运体系各司其职:小区物业保洁员和可回收物收运员职能兼容,使得垃圾收运员更精简、更集聚,物业尽职履责更精准、更规范。分类工作的完善使得湿垃圾分出量成倍增长,以往负责干垃圾压缩的小压站承担任务量减少1/3。原全区布局72个小压站重新规划成为湿垃圾中转站,部分小压站新增可回收物中转功能,让整个中转体系更顺畅规范。社区里,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也有了新想法,譬如在居民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中纳入小小志愿者,“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社区中可以通过以物换物、变废为宝等方式倡导垃圾分类理念。”
申城垃圾分类“2.0版”聚焦低碳生活|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④
4年前的夏天,一场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开始覆盖整个上海,如今这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习惯。
几年来,上海不仅在源头投放环节发力,途中该有的配套升级一样不少。垃圾分类投放后的收集、收集后的管理、管理后的运输、运输后的处理,环环相接,均达成垃圾分类的初衷。一个经得起考量的良策在实践中增进共识、发挥作用,逐渐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上海模式”。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为日均7000吨,有害垃圾分出量达到日均2吨以上,居民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均实现95%。
面向未来,上海垃圾分类正迈向“2.0版”。为更好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今年将推出一系列举措,如优化社区垃圾分类“一小区一方案”,打造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更新“沪尚回收”标识等,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破袋投放强化源头“提纯”
正确做好前端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采取破袋投放是上海的特色做法。看似细小的举措,却可以在源头减少80%的微塑料进入湿垃圾处置体系。同济大学的一项调研显示,2018年前,运至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末端处理厂的湿垃圾进厂物料中,杂物含量达20%至35%,而居民破袋投放湿垃圾后,运至老港的湿垃圾中,杂物含量仅为3%至8%。如此一来,就减少了为垃圾“提纯”的人力物力。
经过几年实践验证,得益于基层大力推行的破袋投放等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措施,上海垃圾分类“1.0版”取得阶段性成功。从前端,居民分类意识;到中端,社区、街道、社会作出的努力;再到末端,垃圾处理厂的“绿色变身”,整个社会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以往经验,上海落实精细化管理,巩固源头分类实效。今年,以广大市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优化“一小区一方案”。通过合理设置投放时段、按需配比投放容器、加强投放点环境卫生管理、有序安排驳运收运频次等措施,改善投放环境。同时,通过第三方测评、行业检查、执法监督等手段,维护社区分类投放管理秩序,营造“方便大家分、引导大家分”的分类投放环境。
“新时尚”再上新台阶,上海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⑤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本市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如今,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再上新台阶,两个“末端”成为关键点。从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到湿垃圾和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处理好这两个“末端”环节就意味着把大量垃圾原地“消化”,最终变废为宝。由此,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连续5年开展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层层推进。
执法检查中,市人大代表们形成的直观体悟是,“垃圾分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破题”。
从个体来说,它带来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改变,并渗透进生活点滴;从产业而言,垃圾分类催生着资源利用产业迈入“红利期”,越来越多绿色低碳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就城市发展而论,立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过程就是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过程。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一只垃圾桶的摆放、垃圾厢房的开放时间,都通过法定程序由人民说了算,群众的呼声始终被关切、被重视。
强化制度供给,破解“邻避效应”
涉及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推动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利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6万吨/日,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数据令人振奋,但执法检查中,有市人大代表直言,邻避效应的客观存在,拖慢了设施建设的“进度条”。
实践中遭遇的现实之困,需强有力的法规支撑。去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表决通过。其中明确,在已有规划和标准基础上,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开展相关设施建设,并设置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中转站等资源化再利用设施,着力破解邻避效应。这部浦东新区法规有力发挥“立法试验田”的辐射带动效应,将影响力扩至全市层面。
法规施行两个月后,宝山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在第24届中国环博会上成功吸引各方关注。这是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后的首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市级重点工程。厂房内,布满绿植的屋顶、风格化设计的幕墙,主厂房屋顶还嵌入景观公园。不同于坐落于城市边缘的垃圾处理厂,这座能发电的“垃圾工厂”比邻居民区,既无恼人臭味,也无跑冒滴漏。
家门口的绿色垃圾工厂,演绎着从丢弃到重生的资源循环,生动诠释着人与城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斜坡屋顶能否变身城市滑雪场,”参观时,有代表将其与全球知名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作比,期待其“解锁”更多绿色人文体验。
作者:单颖文 苏展 周辰 王宛艺 史博臻 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