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棉棒,80后护理员史菊红熟稔地给“老人”进行口腔护理。从外向内、由左至右,小史的手法轻柔。仔细清理口腔的同时,她还细心观察“老人”的牙龈情况。“如果溃疡出血,先用1%至3%的双氧水漱口,再涂抹西瓜霜;口唇干裂,则要涂抹石蜡油。”
对面的“老人”没有反应,因为这是模拟服务。今天,长宁区医疗保障局举办了2022年长宁区”万宏杯”首届长护险护理服务技能大赛。主办单位从全区1000余名长护险护理员中,精心挑选出30名50岁以下的护理员参赛。
即便面对的并非真实的服务对象,参赛护理员们依旧不敢松劲。他们的一举一动通过大屏实时转播给同行,借此分享经验心得。“办赛目的不仅是在竞技场上争高下,更通过技术切磋,引导护理员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相关负责人这样注解。
放眼上海,近6.8万名长护险护理员,服务约39.3万名失能老人。对老人来说,每天与护理员打照面的一小时,是对抗老龄化的“缓冲垫”。这一小时里,有人帮他们翻身叩背、清洁身体,也有人静心听他们聊过往。而当下,如何以赛促练、增进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成为上海各区正加紧展开的新探索。
因地制宜,为“大块头”老人翻身
赛场上,小史抽到的题目之一是翻身叩背。这是长护险护理员们的看家本领。不过,如何让卧床老人以最舒服的方式变换身姿,最考验护理员技术高低。
图为比赛中的80后护理员史菊红
身形瘦削的小史,初入行时总被质疑,“有力气帮忙翻身吗”。事实上,她也曾遭遇难题。有一次,小史遇上一位体重近150斤的“大块头”老伯。如果单靠蛮力,显然很难翻过去。但这位老伯又不懂该如何配合。小史急中生智,教老伯双手抱胸、两腿屈膝,她则一手搭肩、一手搭膝盖。二人互相配合,借助老人的身体惯性,一下子便翻过去了。
随着长护险试点的进一步铺开,诸如翻身、叩背等高频服务场景都有规范模版可遵循。譬如,在长宁区,结合实际探索的《上海市长宁区长护险居家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成为各护理站岗前培训的重要参考书。
虽有通行标准,但这项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仍讲求个性化。“观察周边环境因地制宜,护理方法则因人而异。”评委们看来,应变能力是考察护理员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以赛促练,培养职业认同感
技术之外,评委打分时也看重护理员们的碎碎念和微表情。
虽然护理员面对的是想象中的“老人”,但考题现场仍以实景为主。从护理床到卫浴空间,种种陈设都营造出如家一般的温馨氛围。不知不觉中,就把护理员拉入服务场景。
“有些护理员会把平时服务老人的‘口头禅’也带入现场,有的护理员嘴角始终挂着笑意。”长宁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些细节无法在一时半刻演出来,更能体现护理员日常服务水平和质量。
相较于技术高低,他们更看重的也正是护理员对老人的这份心意。这决定着这些护理员能干多久、职业生涯能走多远。
长期以来,护理员队伍留不住、干不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最令各护理站负责人头疼的是,选择离开的护理员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中坚力量”。他们大多处于45岁至60岁之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护理员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其中不少人因顾全小家选择中途放弃。
史菊红回想起四年前自己刚踏入养老护理行业时,对于他人叫自己“80后”颇为抵触。“那时候心想,年纪轻轻做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来服务老人。”彼时,环顾周边的阿姨妈妈,年轻的她从未想过这能成为一份终身职业。
四年过后,与一位位老人结下的缘分,一点点扭转了她的想法。“有老人能听出我的脚步声,有老人一到约定时间就反复看表、等我上门,还有老人担心我外面奔忙会累到,”分享起与老人相处的点滴,小史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成就感。她知道,在老人心里,她的分量之重,即便是子女也无法替代。
“这场大赛,既是让有经验的护理员‘隔屏’分享心得,也是为了成就他们的一份职业荣誉感,让他们看到护理员的职业前景也很有奔头。”长宁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看着领奖台上一位位同行洋溢起的满面笑意,史菊红想起了同乡姐妹口中的“朝阳产业”。这一刻,她打从心底认同。
作者:王嘉旖
图片: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