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杭长乐林场的秋色渐浓、游人如织,到常山芙蓉湖村的油茶飘香、采摘正忙;从龙泉的数字化落界、“长流水”分红,到临安山核桃的无人机作业、大数据卖货。初冬的浙江,在生态底色的绿色之上,晕染着更多的共富金色和科技成色。日前,记着跟随由浙江省林业局组织的采风团走访浙江龙泉、庆元、安吉、淳安、等7个县市,多角度、全景式观察“林业促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
昔日“卖竹子”如今“卖空气”
“以前,村民只是砍竹子挖竹笋卖钱收入单一,如今,竹林里种了大球盖菌菇、黄精等中药材,竹林里再养上竹林鸡,这些都能卖钱,现在就连竹林里的空气都可以拿来卖,这在以前谁能想到?” 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村民王为年对未来信心满满,而他所说的空气卖钱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当地4.95万户农民正在经历的一场名为“竹林碳汇”的综合改革。简单说,就是收储竹林里的“空气”,经过一系列流程,再卖给有需要的购碳群体。
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诞生地,有着“中国第一竹乡”的美誉,拥有毛竹林87万亩,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产业产值。近年来,由于竹产品市场萎缩、竹原材价格下降等原因,导致竹农收益逐年下降、竹林抛荒严重。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随后,国家林草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鼓励地方搭建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开展碳汇交易试点。
消息传来,安吉上下振奋无比。2021年12月28日,安吉县上线中国首个“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打通竹林碳汇从生产到收储、交易的渠道,实现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农户林权统一流转到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经核证后形成碳汇产品包,通过‘两山银行’进行收储交易。”安吉县林业局森林碳汇科科长诸炜荣介绍,竹林碳汇交易所得净收益的70%,将反哺给被收储的村集体和乡镇,让“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
截止目前,安吉县先后拿到了浙江省双碳办、生态环境厅首批林业增汇试点县和首张竹林碳汇交易试点“入场券”。“两山银行”与县内1个乡镇和17个村合作社签订了14.24万亩碳汇预收储协议,合同总金额达7320万元,预期年碳汇量7.12万吨。
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流淌出的不只有古代的“中国山水诗”,更孕育出现在的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今,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浙江,片片山林又成了共同富裕的关键和重要阵地。浙江龙泉素有“浙南林海”之称,林地占市域面积86.7%,林农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7.5%。2021年以来,龙泉建设运行“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打造林业时空管理“一舱三端”,实现了7个层级17个部门98个事项的多跨协同、资源共享,走出了生态保护、林农致富“双赢”新路子。
“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庆元县,早在七八十年代,这里就开展了国乡合作改革,将全县闲置零碎林地统一流转整合,建成造林基地30多万亩,价值高达17亿元以上。同时这里还拥有百山祖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模式,打通“生态”与“富民”转化通道。“四省通衢汇龙游”的龙游县,是全国竹产业的重要集散地,打造了一批“林业促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带动竹区10万竹农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森林魔方馆打造,生动展示了龙游林业在绿色共生、产业共融、文化共兴、云端共智、改革共进、区域共美等6个方面的林业共富举措,进一步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实力。
“浙江是森林资源小省,但一直是林业产业大省,2021年林业行业总产值5560亿元,以全国2%的林地创造了全国8%的林业产值。林业产值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为19%,重点林区县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浙江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浙江省林业局立足浙江林业特色,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以共建共享为导向,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新项目、新政策、新举措,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五大千亿产业,在“共富路”上跑出林业 “加速度”。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