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到生产,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均能享受专项奖励;掌握硬核技术的企业,不必为成果转化而四处奔走;人才公寓选房淘房由“官方直选”平台严格把关,线上匹配供需……
昨天举行的第二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透露了一系列引才聚才新举措。从人才安居、定向补贴到重大项目签约,指向的都是做优人才服务生态,彰显国际大都市风范魅力,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近悦远来,也为城市发展赢得主动权。
从实验室到生产间,人人都有逐梦舞台
人才聚则产业兴。发力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上海,亟需吸引集聚一批核心科研技术人才。上海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实现“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
峰会上,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政策同步发布。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将面向三大先导产业,以及软件、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新能源等8个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产业人才实施奖励。 “既让企业有感受度,也让人才有获得感。”与会者们认为,这一新举措的精准设计,传递出上海在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中的导向——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将现有激励做强做优,持续扩大覆盖面。从研发设计、高级管理,到生产一线,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逐梦舞台。
由此,推动人才链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助力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水平产业、高质量产业汇聚高水平人才。
在上海、为全球,输送更多“科创明星”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上海还拥有更宏阔的战略定位——在上海、为全球。一方面,广泛引才聚才;另一方面,借由包容的创新生态,培育孵化更多“科创明星”走向世界。
殷浩,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脏外科主任,也是“海聚英才”大赛奖项获得者之一。不久前,殷浩团队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细胞移植,目前患者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逾100天,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机会彻底摆脱对胰岛素的依赖。
“它不仅是大赛,更是一个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汇聚的高效对接平台。”殷浩透露,借由大赛这一平台,其牵头的通用型再生胰岛组织的体外制备和开发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相关生产线年底前将建成。此外,该项目的成果转化之路也颇为顺畅,首轮融资近千万美元,第二轮预期融资3000万美元。
专注于mRNA疫苗新赛道的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该企业董事长李航文说,正是上海独一无二的人才吸附力,才让企业加速成势。短短六年间,企业在成果转化各阶段都能顺利匹配到所需高精尖人才。不久前,其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开始开展临床试验,今年底前有望获批上市。
平台代淘房,“温暖家”提升人才黏度
安居乐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关键的就是营造“温暖家”。“温暖家”的外延是过硬的基础设施,内涵则是高效便捷的温馨服务。这要求上海在软硬实力两方面加码,既要持续挖潜人才公寓建设,也要借由数据平台实现供需更优配置,住房资源高效利用。
历经数月试运行,上海市人才安居服务平台昨天在会场正式上线,目前已有10万余套(间)房源纳入管理,包括全市公租房、社会投资人才公寓、单位自建人才公寓等。“十四五”期间,平台房源总量将达20万套以上。
“选房也有算法自动推荐。”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干部人事处副处长杨振浩透露,借助该平台,人才可直接设置通勤时间、周边配套等不同选项,筛选出合适的目标房源。这一由政府部门把关的“官方直选”平台不仅确保明码实价、一房一价,其租金价格还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后台数据“多跑路”,也加速推动“云服务”的创新应用。譬如,选房时,能实现VR全景看房;下单时,能同步申请使用公积金支付房租、办理居住证等。
“统筹供需对接服务,减少人才线下跑动次数,提高获得感、满意度。”杨振浩表示,该平台试运行期间反应良好,不少重点单位人才足不出户就能租到好房。
作者:王嘉旖
编辑:钱亦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