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一体化,不仅是长三角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内在需求,更是胸怀“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而今,贯彻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当然地成为沪苏浙皖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昨天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不仅有一批顶尖高校院所与企业携手组成产学研联盟,相关学者、企业家也就长三角如何发力“双碳”征程发表真知灼见。作为该领域的创新引擎,三省一市完全可以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长三角方案”。
“双碳”挑战容不得“各自为战”
昨天发起成立的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由区域内5所高校、4个研究机构及13家企事业单位发起,将围绕助力长三角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凝聚各类创新主体和资源,聚焦能源生产、消费全生命周期,通过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供给和应用实施,包括在体制机制、发展路径、产业模式等层面开展适合长三角特色的探索,从而为全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创始成员。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昨天受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摆在中国面前的减碳任务极富挑战性,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长三角拥有充沛的科研资源,集中了一批优秀的高校、院所和大科学装置,因此势必要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承担重要责任。这也就是成立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的初心使命。
包信和强调,“双碳”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个高校院所、一家企业能独立完成,因此长三角能让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做事,围绕技术突破、绿色金融、碳交易、减排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非常必要。
作为国家电力规划设计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也加入了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在董事长罗必雄看来,长三角要低碳、绿色发展,顶层设计非常关键。他特别强调,长三角能源布局不能“各自为战”,而应进一步强化一体化制度设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结合各地土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对三省一市的能源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和通盘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更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方案。
长三角有责任关注未来技术
长三角是经济重镇,也是资源消耗重地。包信和说,长三角能源结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大,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高;二是工业领域碳排放比重大,未来“精准减碳”必须从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入手——自然,这是比能源生产模式更具颠覆性的变革。
包信和说,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一场能源革命,而当下的工业革命,则有望使得能源利用第一次从资源消耗变成新的制造。如,长三角冶金、水泥、化工等高能耗产业有机会探索将原先依赖碳来实现的制造过程,转变为依靠零碳的氢来完成。
在能源生产层面,目前长三角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虽然较低,但反过来,长三角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容量方面有足够潜力。比如,可以通过扩大光伏屋顶安装,或增加海上风能利用来逐步优化能源结构。
包信和强调,基于长三角的特点和使命,能源方面的创新不仅要立足当下的技术,还要看未来5到10年甚至更远。比如在光伏领域,一些高校正在研究新材料,其光电转换效率有望从目前的不到30%,提升到40%甚至50%。在能源输送方面,我国西部蕴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未来应该如何输送到长三角?一方面,可以探索发展长距离超导输电技术,这方面上海已走在世界前列,并同步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完善智能电网,弥补风电、光电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否能不以电的形式输送能源,转而利用风、光等制氢,然后通过氢的长途运输实现能源输送——这些领域,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为上海能源领域的重要国企,申能集团也非常看好氢能的前景。董事长黄迪南说,在做好传统能源供应保障的基础上,已在氢全产业链上进行布局,而且此次申能也加入了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虽然当下氢经济还处于早期,但未来基于本地区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相关技术在长三角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的前景非常乐观。
作者:张懿
编辑:施薇
摄影:赵立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