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峰,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上升。上海疫情形势如何?如何正确认识眼前防疫政策?何时实现社会面清零?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授日前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对难题,上海市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用好“动态清零”这一防疫法宝,以小成本获取疫情防控的大效益。
上海疫情防控难点有四,尽快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健康报:目前,上海市本轮疫情形势如何,呈现出的特点以及防疫难点在哪?
梁万年:上海市依然处在疫情高峰,病例数在高位震荡,存在广泛社区传播,局部重点区域暴发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但同时,我们没有看到上海单日病例数字的指数级上升,表明防控策略和措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遏制了指数级上升的势头。
上海本轮疫情特点表现为:第一,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BA.2,传播速度快,比过去的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R0约为9.5,也就是说一个病例可以传播9~10人,同时传播代际间隔很短,传一代的时间从早期病毒的1周缩短至3天,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占比较高,所以防控难度大。第二,上海市本轮疫情早期引入的传播链比较清楚,逐渐发生社区传播,到目前为止,全市16个区县均有病例,已形成广泛的社区传播,这意味着依靠“战”德尔塔变异株的打法来对抗奥密克戎变异株就有很大难度,因此必须采取更为果断、坚决的措施。第三,上海市是一座特大国际化城市,对这样一个体量的城市落实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多项防疫措施,对城市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拥有2500万人口的城市,一定时间之内共同完成某一项动作,无论对政府、防疫人员还是广大市民,其难度可想而知。第四,上海市是交通枢纽,国际国内交往频繁,内防扩散反弹、外防输入、防止疫情外溢等三道防线压力巨大。这些都是上海市疫情防控的特点与难点,也是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
健康报:未来上海疫情防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哪些?
梁万年:第一,真正实现“床等人”,对诊断出来、筛查出来的感染者,隔离方舱和定点医院都要有足够床位收治,防止出现“人等床”。要全面、准确识别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不能漏掉。第二,目前传播类型以家庭内传播为主,但上海拥有许多大型企业、工厂且人数众多,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经济社会运转所需,就必须强化闭环管理,强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此外,学校、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等机构作为重中之重加以防守,也要实行闭环管理。第三,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群、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儿童等弱势人群的疫情防控。上海市60岁以上人群的比例高,绝对数大,要进一步强化疫苗接种,尤其是强化全程疫苗接种,防止感染,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第四,关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人员,比如水电气维修保障人员、快递小哥、交通运输行业人员、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等。面对风险和挑战,每个区域和单位都应认真梳理,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摒弃“大号流感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健康报:目前,有人对奥密克戎认识不够,充斥着“大号流感”理论,如何看待奥密克戎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目前的防疫政策?
梁万年:需要强调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流感,更不能将当前疫情视为“流感化”。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存在明显不同,其传播速度快于流感病毒,隐匿性也更强,更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播。在衡量其危害时,需要从传播力、疾病对个体和群体危害程度、发生死亡与重症、病毒变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站在群体角度,从国际和中国国内一些地区的疫情流行过程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总体上要高于流感。特别是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高出数十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高出近百倍。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所有人群易感,特别是对一些脆弱人群和老年人。上海市的老年人口比重很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绝对数很大,一旦发生感染,即使个体的重症和死亡发生率低,但对于群体来说仍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稍有不慎,会对这些人群,包括一些其他的脆弱人群,造成很大的损害,必须高度重视。新冠病毒一直在发生变异,且变异方向不明确。在疫情大范围流行的背景下,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将会对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此外,如果不控制疫情,势必会影响正常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目前应对奥密克戎的防控策略是科学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对这一变异株的认识而制定。应当摒弃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认识。
健康报:实行“动态清零”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内涵有哪些?
梁万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存在防控策略的争论。而防控策略选择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围堵”,即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另一类是“缓疫”,是站在不发生医疗卫生资源挤兑的角度上制定防疫措施。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策略和措施都是为了减轻疫情所带来的危害,防疫策略取决于政治、理念、制度、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同的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策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就采取了坚定措施来围堵疫情的传播。
目前来看,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应对策略也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躺平”,另一个就是我国实行的“动态清零”。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是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而且我国有能力、有基础、有工具包实现这一总方针。“躺平”肯定不是中国的选择,坚持“动态清零”就能以极小的成本来获取疫情防控最大的效益。
“动态清理”并非追求“零感染”“零容忍”,而是追求及时发现、快速扑灭,不造成持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疫情反弹。将“动态清零”与影响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完全当作因果关系,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短时间进行封管控,是为了换取更长期的正常生产生活;对某一地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是为了换取当地乃至全国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应当用更广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方法、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防疫策略的得与失。
健康报:实行“动态清零”的精髓有哪些?上海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
梁万年:“动态清零”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方针,也是从2020年以来武汉保卫战到各类变异株所引发的国内多地聚集性疫情处置所形成的一套战略性“打法”。多轮疫情防控处置经验证明“动态清零”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也是我国当前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一个最佳选择。
“动态清零”的核心内涵是当发生疫情后能够迅速发现和快速围堵,切断病毒传播过程,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让疫情造成持续性社区传播。需要强调的是,“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的“零感染”“零容忍”,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独特性是隐匿性很强,我们没有办法做到不发生病例,但一定要能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发现一起、处置一起。
“动态清零”精髓在于快速精准,要以快制快,以更快的速度控制疫情规模,精准的前提是有效,一定是在有效基础上的精准,才能保证疫情能得到及时控制;发现感染者后,快速识别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防止再次传播;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传播路径和风险因素;精准开展医疗救治,实行“一人一策”防止病情进展;要将有关的防控措施落细、落小、落地、落实,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上海市应在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同时发力,“动态清零”仍然有效可行,必须坚定地执行。
疏通难点、堵点,逐步实现清零解封
健康报:上海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已经这么长时间,为何每天新发现的感染人数还这么多?
梁万年:上海市已经连续多天报告的感染者数量过万。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上海市全市进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通过主动筛查找到以前未发现的感染者。二是上海市疫情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必须靠主动筛查才能发现,如果没有这一步,将会造成感染者数量指数级的上升。
我们要认识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隔离治疗需要时间,有一个逐渐发现、管理、切断传播链条的过程。现在,上海市处于把病例“围住捞干”的阶段,在报告的感染者数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后,采取扑灭行动,疫情就可以收尾。
健康报:有一种观点提出,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实行居家隔离,以减轻救治负担。我们为什么坚持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要集中隔离?
梁万年:推进“动态清零”,就是要把社区的感染者全部找出来,然后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给予相应的治疗。第一,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家隔离,可能对家人造成续发性感染,导致广泛传播、“动态清零”时间拉长,短时间不能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第二,科学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同样具有传染性。第三,要保证家庭具备相应的隔离条件,同时监测感染者病程的发展。老人等脆弱人群如果居家隔离,对他们病情的发展无法做到及时的监测和发现,也无法及时救治。值得注意的是,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家庭隔离,下水道、通风系统等设施设备可能存在传播风险。当然,婴幼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确实无法实现集中隔离的要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来判断,保证其居家隔离具备相应的防护条件,能够监测病情发展。
健康报:上海何时能够社会面清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上海何时能解封,解封工作将如何推进?
梁万年:判断社会面是否清零,除了每天报告的新增感染者数据以外,第一,切断疫情在社会面的持续传播,这是实现上海疫情社会面清零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第二,所发现的新增感染者都是在管控中。目前上海还没有做到这点,每天报告的病例仍有一部分是从社区、重点人群中筛查出来,这也是上海进行一轮又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原因。如果哪一天我们所有的新发病人都是在密切接触者当中,或者是在我们视野当中的这些重点人群,通过主动筛查发现出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达到了社会面的“动态清零”的目标。
解封有条件和标准,要保证传播链被切断、没有持续传播,新发现的感染者都是在视野当中,而不是主动就医发现或视野外出现的。解封包括多个层次,有的是城市面解封,有的是以社区、街道为单位解封。按照相关要求,在一个区域内,将社区分成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防范区为7天之内没有阳性,可以一定范围内流动,避免人员聚集;管控区为可以下到小区内活动;封控区还是要足不出户。
上海仍然处在实行“动态清零”的关键时刻,也是疫情防控最为关键、胶着的时刻,不进则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就需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处置本轮疫情,从广大市民、基层组织到区级和市级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转系统,更需要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上海市会尽早出现拐点。
转载自《健康时报》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陆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