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手术我感觉有力气了,胸闷好多了,谢谢医生给了我新的希望!”昨天,对刘大妈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她幸运地成为了浙江省首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的受益者。为她植入CCM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项美香教授团队,这标志着浙江省心力衰竭治疗又迈入了新的阶段。
刘大妈今年76岁,反复发作胸闷气急已10年了。起初她只是干重活力不从心,时不时胸闷气急,去了当院检查发现“心脏扩大”,但她当时不以为意,觉得多休息就没事了。然而近7年来她体力越来越差,稍活动后即感胸闷气急,时常伴有双下肢浮肿,最近的住院检查发现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射血分数”(EF值)已明显降低,最糟糕的时候EF值仅15%(正常人EF值50%以上)。虽然接受了规范的药物治疗有所好转,刘大妈还是因胸闷气急而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一落千丈。她不敢快走,不敢远行,她不敢饮水,不敢独居,甚至夜里无法躺平,不知有多少个深夜在艰难的呼吸和无眠的痛苦中度过。在疾病的阴影笼罩下,刘大妈一家愁眉不展。当地医院的医生推荐下辗转来到了项美香教授的门诊。
刘大妈患的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衰顾名思义就是心脏收缩力的衰退,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晚期阶段,心脏不能有效泵出血液,引起胸闷、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头晕、疲倦、少尿、水肿、腹胀、食欲下降等复杂多样的症状。心衰有很多令人闻之色变的别称——心脏病中的“癌症”、心脏疾病“最后的战场”……这些别称充分体现了心衰的两大特点:一是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如5年生存率仅有34%,几乎与恶性肿瘤相当,EF小于35%时猝死风险高;二是难以治愈,易导致反复住院,每次病情恶化都是对病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患者数量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数量也逐年升高。项美香教授团队评估了刘大妈的病情和药物治疗情况后,考虑予以器械治疗。
心衰的传统器械治疗有两种,第一种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这种机器如同“定海神针”,可以在恶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及时发现并放电,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但并不能直接改善心功能。第二种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三腔起搏器”,针对心衰病人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问题,通过起搏器指挥帮助左右心室按正常顺序同步收缩,从而使心功能改善、心脏逐渐恢复正常大小、心功能改善甚至恢复到正常水平,寿命病人延长。但据统计只有约30%的心衰病人适用于CRT治疗,70%的心衰病人不适用于CRT的治疗。
而心脏收缩力调节疗法的问世,正好填补了这70%的空白。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也是一个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小机器,通过两根起搏电极连接到右心室间隔部,通过心肌绝对不应期的电刺激增强心脏收缩力,泵出更多的血液,改善心脏功能,延长病人寿命,堪称“黑科技”。CCM在2021年被美国心脏病学会评为“最先进的心衰器械疗法”之一。
刘大妈的EF值仅为23.4%,但她并不符合CRT治疗的指征。对此,项美香教授团队综合分析后考虑CCM+ICD的方案,既能保障生命,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刘大妈和家人欣然决定,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成为了浙江省首例接受CCM植入的患者。
4月28日上午,项美香教授团队为刘大妈植入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全程清醒,1小时左右顺利完成植入。在CCM植入术后仅1个小时,刘大妈的心脏功能就发生了立竿见影的喜人变化,收缩力明显增强,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随着时间延长,CCM将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
这一切犹如一束阳光,照进了长久盘踞刘大妈心头的阴霾,也让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我一定好好吃药,配合医生的嘱咐,按时复诊,保持战果!”CCM在国内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填补了中国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CCM的临床应用必将造福更多的心衰病人,给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刘海波 朱俊俊 丁思引 陈涵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