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七点半,哈尔滨市宣化街人流熙熙攘攘。一个盲童女孩个子不高,扎着一个马尾辫、圆脸、微胖,她手持盲杖,一路敲敲打打小心探路,脚踩到一个小水坑,她下意识抽了下脚,敲到路边停放的小轿车轮胎,她便慢慢伸出左手向前摸车,沿着车继续走。
96级台阶,368米路程,数千次敲打,这段15分钟的上学路是她最骄傲的事情。
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岁。
因为视神经发育不良先天失明,5年前,她进入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她的妈妈便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
从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年轻的妈妈便一直默默陪伴在她的身旁。
不远离,也不靠近,始终保持着三四米的距离。
近了,怕女孩听到;远了,又担心不能一个箭步赶上。
走到路口,妈妈伸手示意,为高雅挡住来往的车辆。
有人想把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挪开,妈妈赶紧用手示意“不用”,让高雅自己去摸索。
快走到家门口,高雅妈妈轻手轻脚一溜儿小跑,提前站上室外二层楼梯“等”。
发现高雅被几辆车绕晕方向,她马上提示:“嘿,你放学回来啦?你是不是走错啦?”
她下楼拉过高雅的手,领着高雅重新走到刚刚辨不清的路口,耐心地告诉她正确的走向。
“独立”上学之前,高雅妈妈做了很多功课:路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建筑物和路标、怎么识别自行车、找不到路了怎么办……
有几次,高雅站在路口急哭了,便拿出“老年机”打电话。
高雅妈妈便立即从她身后躲到更远的地方,接通手里设置为静音的手机,假装自己在家的阳台上望着她,给她回家的方向……
这是高雅一个人的上学路,这也不是她一个人的上学路。
“总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希望那时她可以独自面对!”
小脚印旁,总有妈妈的脚印,或近或远,一直不曾离去……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综合自新华社及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