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ice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位18岁的美国姑娘亲眼目睹了上海虎妈式的教育,深感震惊。在事件的背后,是对虎妈式教育方式的探讨,更是对不同教育模式的思辨。
前天收到一封特别邮件,是我的18岁的美国朋友Linda发来的。她上半年在上海的两个家庭做了半年的互惠生,回美国已经两个月。
作为一个刚刚亲历了中国虎妈式教育的美国女孩,她对教育的看法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最近一封邮件对此进行了开放式的讨论,她回美国后的反转让我深感意外。
邮件中提到:
“当我第一次去中国, 作为互惠生陪伴叮当的时候, 我简直震惊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5岁孩子学这么多东西!
我当时觉得“虎妈式”教育对孩子太残忍。
可当我从上海回到美国后,发现我的家庭以及周围的孩子除了读、写,其他什么都不会。很多美国孩子还在浪费非常多的时间看电视,闲晃;而同年纪的叮当却会弹钢琴,骑马,游泳,能流利使用英语沟通。
我意识到叮当受到的教育要好很多,我又想起叮当在虎妈的教育方式下,其实是享受很多学习的过程,这样就不能说是残忍的教育方式。
你知道美国大学学习一点儿也不轻松,所以我在想美国家长是否应该向虎妈式教育学习?这样,美国学生进入大学能轻松点……观察到叮当的教育和美国我身边孩子教育的对比,我现在对教育的看法改变非常大……”
要讲清楚Linda和她的上海虎妈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美国姑娘与上海虎妈
我认识Linda是在她住在上海第二个互惠家庭期间,我们每天同一时间去幼儿园接孩子。正巧我儿子和她的寄住家庭的孩子Abby是好朋友,经常一起玩,自然我们也就聊得多了,慢慢地我开始了解她的经历。
Linda来自美国俄亥俄洲,是社区大学的学生。她有着美国人喜欢探险的精神,对美国以外的国家充满好奇。作为一个欧美年轻人,想体验异国文化,深入当地生活,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通过互惠生项目去目的地国家居住三个月到六个月,在匹配家庭陪伴看护小朋友换取自己机票以及食宿。
既然是“互惠生”,顾名思义这个项目的特点就是“平等”和 “互惠”。加入计划的青年与寄住家庭以互惠互利的关系共同生活。寄住家庭为互惠生提供一切生活所需,每月支付他们零用钱,互惠生则为家庭照顾孩子,做简单的家务,同时体验当地的生活。互惠生一般被寄住家庭视为家庭成员之一。
去年,Linda在美国申请互惠生项目,经过面试以后,很快匹配到了两个上海家庭。Abby家之前她在另一个家庭住了三个月。当我问起那段经历,当时,她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第一个住家妈妈真的很疯狂,她就是一个上海虎妈!
被Linda称为上海虎妈的林女士,看起来非常慈爱。初次见面,林妈妈就用有限的英文表达了她对Linda加入这个家庭的欢迎。
第二天早晨,林妈妈担心Linda吃不惯中式早餐,特意为她准备了蛋糕作为早餐。然而,Linda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在早餐上吃过蛋糕,但考虑到林妈妈的热忱,她还是将蛋糕吃了个干干净净。
不料,这样一来林妈妈以为Linda喜欢吃蛋糕,隔三差五地就用蛋糕当早餐。这让Linda感到哭笑不得:这简直是催肥的节奏啊!不得已,Linda只好用微信翻译,告诉林妈妈,自己愿意和她的女儿一起吃中式早餐,这才结束了以蛋糕当早餐的生活。
尽管有这样的小插曲,Linda还是挺满意林妈妈一家作为她的寄住家庭的。特别是林妈妈的五岁女儿叮当,简直是个小天使。第一次见面,叮当就很亲切地叫Linda姐姐,性格也很可爱乖巧,Linda十分喜欢陪伴她。不过,在接触了林妈妈的“虎妈教育”后,Linda却一度感到困惑。
严格的虎妈教育
作为互惠生的Linda,在叮当家的“工作”就是每周陪伴叮当30到35个小时。叮当白天去幼儿园,她陪叮当起床,吃早饭;幼儿园放学后,她要一直陪伴叮当直到睡觉。
18岁的Linda其实还是个大孩子,她喜欢听音乐和唱歌。一开始,Linda陪伴叮当的时候,会和她一起听英文歌,还会教她一起唱。叮当的乐感很好,基本听两遍就能跟着一起唱,这样的时刻,让两个人都觉得很快乐。
然而,这样欢乐的场景被林妈妈撞见了,林妈妈立刻明令禁止两人再一起唱歌。理由是唱歌会让叮当在学习中分心,她希望叮当跟Linda系统地学习英语。第二天,林女士就给了Linda一份当月学习指导时间表。
叮当四月学习计划:
1、学习20-30个新单词,并且告诉我学习了哪些新单词。我会给叮当做测试,需要她能够用英文解释词汇意思以及正确运用。
2、每天复习叮当在幼儿园学的知识。
3、English Time 学习两篇课文,至少一周一篇新的,一篇学过的,而且在能日常生活中运用。
4、每天至少阅读5本绘本,而且需要确保叮当真的读懂以及理解绘本里的故事。
5、每周学习一篇新概念英语,需要认识,背诵会翻译里面所有词汇。
6、儿童的学习的方式需要不断重复记忆,强化记忆,因此每周复习之前所学的非常非常重要。
▲表中标注的“休息”以及“上课”时间 ,叮当需要额外学习:骑马,游泳,数学,逻辑,跳舞,书法,演讲和画画。
最初,Linda对这份工作表完全不能接受。她觉得叮当基本没有玩耍的时间;而这么大的美国小孩儿幼儿园接回来都在玩啊,玩才是这么大孩子的主要“任务”。
林妈妈对Linda的问题只是简单回答:在中国,尤其是上海,小孩面临的竞争就是这么激烈,大的环境跟美国完全不同,所以请Linda遵守她的“工作约定”。
Linda虽然心有疑虑,但是出于对林妈妈一家的尊重,和自己的“职责”约定,她还是很快进入角色,认真执行这份时间表。当然这也离不开乖巧的叮当的全力配合。
为了能跟Linda一起唱英文歌,玩角色扮演游戏(林妈妈后来发现叮当通过唱英文歌也能掌握一些英语词汇,便允许她们唱,条件是必须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叮当经常提早完成每天学习任务,好跟Linda一起唱歌,玩耍。
Linda还提到一个小细节,每天早上起来,林妈妈就把叮当去幼儿园需要穿的衣物鞋子按照顺序摆好。这样可以保证叮当吃饭加准备好出门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Linda觉得这简直就是军事化管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叮当每天出门都非常快准备好,能准时出门,她可才是个五岁的娃呀!
实际上,Linda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不仅陪伴的叮当乖巧可爱,林妈妈一家对她也很好,还带她去了北京,一起爬长城。这段旅行是Linda在中国的生活中最精彩的一段。她从心底里感激林妈妈一家给她这个机会,叮当也很兴奋能跟美国姐姐一起爬长城。
但令她深感意外的是,林妈妈仍然布置了旅途中的学习任务:每天早上Linda陪叮当一起学习英语一个小时;在飞机或者车上,Linda辅导叮当一起阅读英文书。晚上林女士会自己辅导叮当的语文和数学。
Linda说,在美国如果说出去旅行就是纯玩儿,很少有家长给学龄前的儿童制定学习计划,如果孩子在看书,那也是打发旅途中的无聊。
不过,奇特的是,叮当对于妈妈给自己的“任务”虽偶有抱怨,感到很累,但大多数时候,她是欣然接受的。Linda很难想象,一个美国同龄孩子会对这样的安排不反抗。在Linda看来,林妈妈在生活中对叮当的照顾无微不至,是个出色的养育者;在指导叮当学习的时候,又像个苛刻而严厉的老师。
作为旁观者的Linda,对于这样的母女关系感到新鲜有趣,渐渐地,她融入了这个小家庭,也从质疑到“服从”和接受了林妈妈的要求和安排。
关于虎妈教育的思考
对于Linda来说,中国的这段经历可能是永生难忘的。她看到了上海的繁荣,也看到了中国孩子面临的激烈竞争和教育压力。她最自豪的是,在她离开以后,叮当已经可以当妈妈的小翻译了,可以自信地说英语、唱英语歌。
当这样一个青春阳光的女孩子告诉我,她回国后对比了身边拼命玩耍的美国孩子后,她现在完全赞同虎妈式教育,这引起我作为两个孩子妈(一个四岁半,一个两岁半)的思考。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个人一直坚信“你是什么人比对孩子做了什么要更重要”,比起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等生,我更倾向于培养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能活出真实自我的孩子。因此以前我对虎妈式教育方式一直持有批评的态度。
但是在深入看了关于虎妈教育的报道以后,我发现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可能并没有全面了解虎妈教育。我以前只看到了形,可能没有看到神。
比如最著名的虎妈蔡美儿,大家都知道她为两个女儿设置的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但是我以前并不知道的是,蔡美儿允许孩子们长大后做她们真正喜欢的事;她还为孩子聘用美国老师进行教学,老师总有办法让孩子们和事情建立起丰富的感觉联系。
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2016年出版的《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把六岁前幼儿的学习模式称为“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六岁以后的学习模式称为“掌控式学习”(Mastery Learning)。并且不断强调六岁前“玩”是孩子的主业而非副业。
在我看来虎妈式教育从幼儿就开始强调掌控式学习,忽略了发现式学习。比如叮当,她可能将来一路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全面的教育,进入世界五百强公司,然后有个门当户对的婚姻。她的人生是在母亲的掌控下发展完成,不太会偏离家庭预设的轨迹,也不太会给自己一个惊喜的人生,更不大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人。至少目前,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这样勤恳优秀的人才。
而从小被父母鼓励发现式学习的孩子,如果六岁以后父母再稍加掌控式引导,这个孩子不一定会接受最精英的教育,进入上流阶层,但是一定是一个能做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生活的人。
我的两个孩子现在都还不到六岁,我依然坚定地采取非虎妈式教育,等到六岁以后可能会采取更多干预和引导。
教育方式没有优劣的划分,对于每个父母而言,无非就是在一系列教育的现实和理想一系列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后引用蔡美儿在华盛顿邮报采访的一句话结尾:
“我个人认为,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纪律和刻苦钻研。其实,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
(本文所涉人物均采用化名。)
作者:Alice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外滩教育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