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格外冷清,引发大范围关注和转发的,似乎只剩下威尔·史密斯突如其来的掌掴。
获得7项提名并最终捧回“最佳原创剧本”奖杯的《贝尔法斯特》,豆瓣评分仅有6.8,国内观众似乎对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自传式的书写并不买账,不仅无法共情黑白画面里流动的乡愁,反而对故事充满疑惑:不仅可以升职加薪还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这一大家子人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
要解开这层困惑,就不得不回到人物所生活的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了解爱尔兰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经济困境、宗教冲突、移民潮……这些电影里轻描淡写的时代碎片,无疑比富有年代感的服装和置景更为重要,足以解释一个爱尔兰家庭的情感羁绊。
《爱尔兰简史:1500-2000》一书或许会有助于读懂这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爱尔兰简史:1500-2000》
[爱尔兰]约翰·吉布尼 著 潘良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电影开始不久,小男孩所在的贝尔法斯特某街区就爆发严重冲突,商店被洗劫一空、车子被引燃烧毁、门窗被击碎,尽管后来强化安保,依然流血事件频发,“打砸抢烧”引发的不安也成为压垮一家人的最后稻草。
为什么作为北爱尔兰首府的贝尔法斯特如此混乱不堪?
为什么巴迪一家(尤其是巴迪的妈妈)自始至终对经济繁荣的伦敦顾虑重重?既然伦敦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受像定时炸弹一样不断发生的暴力也不愿离开贝尔法斯特?
如果说60年代贝尔法斯特骚乱是北爱尔兰冲突的一个缩影,是迫使巴迪一家远走的导火索;那么,北爱尔兰冲突可以说是英爱500年关系的一个缩影,是让巴迪一家犹豫不决的根源。
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500年来,爱尔兰一直处于英国的阴影之下,她的所有历史就是不断反抗不列颠的历史。爱尔兰的原住民是凯尔特人,15世纪,英格兰开始向爱尔兰殖民,受压迫的爱尔兰不断发起针对新教殖民者的反抗。17世纪中期,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在爱尔兰实行严厉的刑罚制度,没收新教徒的土地,在政治经济上压迫、歧视爱尔兰人,激起爱尔兰民众更为强烈的反抗。
1801年,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版图,成立“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但是,国家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根本解决民众的对立,爱尔兰的受歧视地位促使他们掀起空前激烈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19年,民族主义者爱尔兰共和军在都柏林发动起义,不列颠疲于应对,最终双方于1921年签订《英爱条约》,爱尔兰南方26郡组成爱尔兰自由邦,北方6郡大多是信仰新教的英格兰移民后代,他们最终选择留下,组成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49年,爱尔兰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共和国,斩断了与英国的最后联系。
至此,爱尔兰岛分为两部分,北部虽然与不列颠岛隔海峡相望,却是同一个国家;同处一岛的南部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复杂的英爱关系让爱尔兰人始终对近在咫尺的不列颠心存芥蒂——口音歧视、宗教矛盾、排外情绪、就业偏见,每一个令人不适的细节都足以击穿爱尔兰人的自尊心。
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尽管百般不情愿,经历了恐怖的街区骚乱后,巴迪一家最终还是决定移民至英格兰——那个会给他们提供三倍工资并附赠一套带花园的大房子的地方。而他们并非孤例。
1969年夏天,大约2000个家庭(大部分是天主教徒)逃离了贝尔法斯特。但向外移民并不是从这时才开始的。几百年来,每当爱尔兰经济不佳,或者民众受压迫严重时,都会发生大规模向外移民。
1931年,每4个在爱尔兰出生的人当中就有1个居住在海外。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不再是美国,而是不列颠:战后重建和经济扩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而且,和依旧保守的爱尔兰社会相比,灯红酒绿的不列颠都市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但经济依旧是移民的主要动机,和以前一样,爱尔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末,记者约翰·希利调查了他曾经就读的当地学校的23名学生在1944年毕业以后的去向,并据此对梅奥的查尔斯敦因移民而遭受的损失做出了一份令人沮丧(尽管有些戏剧性)的评估:“在随机抽取的23名学生中,只有3名留在了镇上,他们为当地带来了4个子女。这个班级为北美贡献了24个子女,为不列颠和都柏林分别贡献了10个和7个孩子。不论怎么排列,爱尔兰都损失惨重……难道需要在镇外竖立一棵被截去顶端的树,作为这个小镇的象征,来反映这个事实吗?”
图源:电影《贝尔法斯特》
这些移民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身在不同的目的地,爱尔兰早期移民在生活上却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下,往往以体力劳动者的身份寻找工作,而且经常是偏见的受害者。
但是,随着爱尔兰人在目的地国的奋斗,爱尔兰移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美国的46位总统中,有23位拥有爱尔兰血统,包括肯尼迪、布什、奥巴马,以及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人口普查局进行的2019年美国社区调查中,约有3200万美国人(占总人口的9.7%)被确定为爱尔兰裔。作为自传式电影,《贝尔法斯特》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思·布拉纳移民至英格兰后,进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并成为著名演员和导演。
电影最后,导演说:献给那些留下的人,献给那些离开的人,以及那些迷失的人。纵观爱尔兰历史,他们一直犹疑、彷徨,选择过离开或留下,但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要继续前行,就像电影所说:不要回头。
作者:新民说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