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的不少古井中都养着几条小鱼,用于监测水质变化。
文汇报:井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而井则是古代很多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由集镇发展而来,集镇则由居民点逐步扩散。要安居乐业,水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人们最初都是沿河而居,井的出现,打破了必须沿河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在离河较远的平地上生活。接下来,以井为中心,逐渐形成聚井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市,“市井”由此而来。水井召唤着人们去汲水,商贩来此售货,众人云集。所以说,井对城市发展而言,功不可没。
对于中国百姓,井已超越了实用性的范畴。我们说“背井离乡”,井就意味着家,这些深入地下的古井是一座座村落和历史文化的根。
同时,井被称作平地上的泉,泉则通“钱”。很多货币,比如汉代的五铢钱上就铸有“大泉五十”,以及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的“乾封泉宝”上都刻着“泉”字,也就是说古代井象征着财富,填井这种堵塞财路的行为基本不会发生。我们去苏州、扬州寻访古建筑,有些房间里,突然就能看到一口井。实际上,这是人们在复建或扩建的过程中,虽然改变了房屋结构,后院也有了住房,但井是不能填掉的,要把“财源”留存,把井在房间中“珍藏”起来。
文汇报:井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阮仪三:井文化,也可以说市井文化,是世俗文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今天,井文化中蕴含的深意仍值得提倡。
比如,它代表着乐善好施,感恩图报。政府凿井为民造福属于德政,而个人凿井则属于公益,凿出的井叫义井、益井,潮州就有义井巷,受惠的人们定会为此井立碑,讲述好人恩德。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便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它还代表着和睦共处,有公德心。很多古井,井口只有一个,可井圈却有双眼、三眼、四眼之分,这是为了避免汲水时水桶之间相互碰撞影响。汲水者需要共同遵守保护水井的规矩,祖祖辈辈口耳相传,“千里井不反唾”,如果糟蹋水井,便受千夫所指。
更深层次角度说,井还包含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种尊重,从凿井前的准备就开始了,古人将其称为理水,理解、整理、治理,哪里水多,哪里水甜,要从自然中科学观察。伍子胥在建造苏州(吴国的都城)时就提出“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在古井边,我们经常能看到祈福用的“龙宫”和“龙庙”,百姓把井和江河湖海等水体一样都作为崇拜对象。为了保护井水不受污染,井台边通常会分别设置清水沟和污水沟,用水、排水时避免污水横流。
文汇报:现代城市中,自来水已普及,水井在大多数地区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保护这些古井的意义是什么?
阮仪三:当然要作为文物来保护。毕竟我们对古井和井文化研究得着实不多,留存住,才有机会进一步研究。举个例子,我们使用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是“井”字为什么这么写? 我们也是逐步研究得知,甲骨文中,井字像两纵两横构成的方形框架,直到二十世纪中,我们才在考古中发现一口最原始的古井,井口呈方形,有榫卯连接的方形木框支撑。如果没有这口井,我们未必能确认两纵两横就是木结构。
过去,总说中国传统木结构只是好看,没有实用性,结果,地震造成的差异损害让我们看到了木结构的科学优势,并被后来的现代建筑加以吸收。对井的实用性,我们仍需进一步研究。
古井对科学研究而言也很重要。井圈的材料反映着各个时期的建造技术,宋元水井井栏使用火成岩、玄武岩(深红色);明代水井用水成岩(灰白色);清代水井用花岗岩(黄褐色)。古建筑属于清代建造,可屋子里的井圈却属于更久远的年代,只不过后来房屋进行了复建。
文汇报:在您看来,保护古井,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阮仪三:保护古井,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井圈、井台、井栏要留存住,避免被盗、损毁发生。对于古井的修复和保护,应遵循“四性、五原则”:“四性”就是原真性、完整性、可读取性和可持续性;“五原则”就是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原结构、原环境。不仅要保护古井,还要保护井文化细节。二是地下水网的保护。井水变质在不少城市都出现过。我去过一个城市,第一次去,街街有井,而且是能缓缓漫出的自流井;第二次去,“自流”已基本消失;第三次,水体病菌严重超标,井水已无法饮用。原来,是修马路破坏了地下水网。当地政府曾邀请专家为水井会诊,得出的方案是“部分地区撤出人口,还地下水网30年的清静”。治理水的时间远远超过污染水的时间。对那些仍在养育生灵的水井,一定要保护好。
除了精细化的保护,我认为保护古井最主要的还是把握好人与水的关系,保护者心底里应当有所感悟,找回那颗曾经失去的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文:本报记者 赵征南
图:本报记者 赵征南
编辑制作: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