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和“龙门石窟东昌社区展”两个固定展后,陆家嘴街道东昌新村的“星梦停车棚”迎来了首个临展——“岩彩绘画在星梦停车棚:儿童友好与艺术不老”艺术社区展览。小区居民与来访贵宾一同欣赏了仿自敦煌莫高窟的《伎乐飞天》、当代的岩彩画以及小朋友的习作,感受用艺术社区实践激发出的老旧小区全新活力。
存取车时来一场古今文明对话
作为一座特殊的“社区美术馆”,美术馆该有的配置“星梦停车棚”一样不缺。通往停车棚的小区过道上,贴有展览海报;来到最新辟出的“临展厅”入口,设有巨幅海报墙;打亮“馆”内作品的,则是美术馆级的灯光。最新临展的主打作品,是来自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的艺术家苗彤及其学生,在停车棚墙上临摹的莫高窟第461窟窟顶南披《伎乐飞天(北周)》作品。岩彩创作的“飞天”现身居民的自行车、助动车之间,居民存取车时,就能来一场古今文明对话。
而在另一面展墙上,有6幅在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指导下,以“九色鹿”等敦煌壁画中的动物为主题创作的小朋友岩彩作品,流露出的“稚拙”之感同样尽显“古韵”。小区居民徐先生前来停车,不经意间抬头看了一眼“九色鹿”,他告诉记者:“看到这个画,心情舒畅了。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得去一次莫高窟!”展览中还有不少当代风格的岩彩绘画作品,一老人走下残疾车,就被这些画“震住”了,他笑着说:“很抽象,但还是可以再看看。”
社区项目持续5年艺术家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
居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星梦停车棚”,过去并不是这样。在陆家嘴摩天大楼掩映下的东昌新村,是一座有4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5年前,居民区发动居民自治团队参与项目实施,通过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众筹、社区共建单位资助等多元支持的方式,将原本的杂物堆放处,改造为老小区内的文化新地标——“星梦停车棚”,车棚外增加了绿化墙绘,车棚内也整洁一新。
2020年起,在著名策展人、“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的牵线搭桥下,将“三星堆”“龙门石窟”以及如今的“敦煌莫高窟”接连带入“星梦停车棚”。2022年,“星梦停车棚”被评为了上海市“艺术进社区”示范项目。
然而,艺术进社区,并不只是艺术家的“自嗨”,也需要居民的认同,以及双方的良性互动。现在,负责维护“星梦停车棚”的是小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任浩章深有感触地说:“像我们这样能坚持5年,停车棚一直这么干净,车辆停放这么整齐,还有这么多艺术活动,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任浩章全程“围观”过艺术家与小朋友的创作过程,他还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岩彩画的创作方法。
王南溟则认为:“通过三个艺术项目的植入,完整共建了居民停车棚中兼具使用功能的美术馆新空间。本次项目既作为‘星梦停车棚’的临展厅启动项目,也是小区居民参与艺术体验的成果展。”
推动社会大美育提升城市软实力
越来越多艺术院校、机构认同“星梦停车棚”的实践。相比“三星堆”“龙门石窟”,“岩彩绘画在星梦停车棚:儿童友好与艺术不老”艺术社区展览的规格再上一个台阶: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社区枢纽站”联合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办事处和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东昌居民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王一川表示,中华艺术宫在“大美术馆计划”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民的美术馆”。“不仅是社区车棚,还有学校、社区等其他区域,人民在哪里需要,我们就会把美术的力量延伸到哪里!”王一川还透露,未来,中华艺术宫将持续开展艺术社区项目,通过参与式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构筑充满活力的社区空间,以此推动社会大美育,提升城市软实力。希望通过美术馆进社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塑造美术馆与公众、城市文明的全新关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介绍,师生通过跨学科教学和艺术社区展览的共同参与,把艺术社区和社区微更新、艺术动员、居民参与相结合,不仅为社区赋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居民们也通过艺术社区项目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进行讲解和维护,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近期,他们在陆家嘴市新小区打造的“电梯美术馆计划”也将落成,这也是全国的首座“艺术电梯”,旨在通过文教结合,共同打造艺术社区场域,服务新时代的社会美育。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浦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