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以为‘万物皆媒’,那就是既取消了‘物’,也取消了‘媒’。因此,‘万物皆媒’不成立,但万物皆可成媒。”在日前举行的“从人类世到城市世:媒介的力量——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2)”上,针对媒介研究中的热门概念“万物皆媒”,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这样辨析。
当天,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新闻传播学学者们相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共建的澳门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相关学术单位以分论坛的形式参与会议。本次论坛以“从人类世到城市世:媒介的力量”为主题,结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等议题,探讨二维码、算法、大数据、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媒介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本土化经验,聚焦数码技术在城市发展中最前沿的应用,回应中国当前新传播技术丰富实践带来的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问题。并基于讨论,推进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创新,以创建中国特色媒介学为基点,建构传播学的中国自主话语体系。
创建中国媒介学,首先必须厘清数字生活中“媒介”意味着什么,特别是有了仿佛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网络世界之后,“媒介”指什么?当前的一个共识是,媒体是媒介的一部分,但绝不能等同于媒介。在本次论坛上,学者们从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媒介经验与学理化的媒介理论批判出发,对当下的媒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厘清与反思,并对如何在数字时代重新理解媒介、推进媒介研究创新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黄旦以《媒介再思——关于“媒介”的一点辨析》为题,对“万物皆媒”“媒介物质性”“媒介本体论”“媒介性”等当前媒介研究中的流行概念进行梳理。在他看来,“媒介性”是一种理论视野。正如米歇尔和汉森所说的,“理解媒介”不仅指或主要指理解单个的媒介形式——电、汽车、打字机、布帛——而是要从媒介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他进而提出,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居于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性视角,人们应当以“媒介”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当下数字社会的各种现象。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以《城市世:媒介再思》为题,提出将提出在数字时代推进城市作为媒介的观点。学者芒福德提出,城市是一种媒介,城市通过许多它的储存设备,如建筑物、地窖、档案、纪念性建筑、牌匾、书籍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而时至今日,“数码之城”则通过代码软件系统,正成为中介城市的技术机制与社会系统。在中国高速发展、相互交织的数字化与城市化浪潮中,媒介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愈发凸显,当下世界发展已经逐步走向了以城市作为综合万物之沟通系统的“城市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构成的软件代码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下城市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媒介,城市的发展与数字系统相互交织、紧密结合。
据悉,“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一年一度全国性学术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16年,以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前沿性的议题,在海内外传播学界享有学术声誉。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长期扎根“城市传播”这一研究领域,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协作研究,推动机制创新,汇聚国内外研究者,搭建论坛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在2017、2021两轮教育部评比中连续获评优秀的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学术引领作用。近年来,中心聚焦“数字城市传播”展开研究。在本次论坛召开前,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筛选出50余篇论文,形成12个分论坛。入选论文内容涵盖了了新闻传播学、技术哲学、新闻与媒介史、建筑设计、公共管理、文学艺术等诸多学科,涉及“城市世:激进转型的经验与实践”“数字媒介与文化”“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媒介传播与地方感重塑”“数字城市与空间生产”“数字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数字媒介与性别”“媒介与社会”“空间、媒介与系统演化”等议题,立足于数字时代的中国城市传播实践,为建构传播学的中国自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作者:单颖文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