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围墙后的中山公园打造了一处没有隔阂的区域慢行空间网络。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整座城市沿轴线放射形成环形圈层,其间交织着逾60公里水道、2625公顷公园绿地。街面角落,经处理后的清洁雨水反哺绿地公园,形成蓝绿相融的生态之景……日前在沪举行的“绿色生态与城市发展”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生动描摹德国汉堡市的蓝绿街道项目。这也为上海在建设“千园之城”目标的基础上,以蓝绿融合更好谋划生态之城愿景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上海今年建成开放73座口袋公园、全年累计建成绿道231.88公里,两项任务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转角遇到绿”化为现实,市民也更期待,通过蓝绿相融,河流、绿地有机串联成可休憩的生态廊道,同时保留更多古树名木、老公园,持续增进城市与人的情感链接。
-生态价值-
公园化身“巨型海绵”增强城市韧性
千座公园,各有千秋。
“郊野公园讲求自然意趣,口袋公园则需便捷可及,要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市政府参事唐子来认为,不同公园各有定位,但如果评判其品质高低,水体面积占比是一项重要指标。相较于观赏休憩功能更强的口袋公园,兼具防洪、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元功能的郊野公园,更讲求水体的嵌入。公园之于上海的意义不止于此,比如,上海地下管网复杂密布,如果有类似“巨型海绵”的绿地公园吸附过量雨水,可以更好保障超大城市运转。
“城市规划者需要提前考虑公园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重功能。”德国城市和空间规划研究所专家史蒂芬妮·豪里引用了一个学术名词——“多重编码设计”。简单来说,传统的城市交通、休闲等空间需嵌入更多绿色,以实现复合利用。以丹麦哥本哈根为例,作为市区3个内湖之一的圣约尔根湖,通过自降湖水水位,改建成湖滨公园。这一设计既挖潜出城市休憩空间,也创造出了一大片雨水蓄积池,可有效抵御极端气候所造成的洪涝灾害。
在欧洲,城市“蓝绿融合”已从个案探索上升至制度层面。史蒂芬妮·豪里表示,两年前通过的《新莱比锡宪章——欧洲可持续发展城市》明确:促进绿色与蓝色基础设施融合,由此平衡土地消耗和城市密度,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气候中和型、韧性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
在中国,《“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有相似描述:促进城市蓝绿空间融合。一方面,保护城市天然水系和现有绿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加强滨水空间绿化,通过功能复合、管理协同的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人文价值-
拆墙透绿,绿廊守住城市记忆
“绿地公园不仅是城市景观,更彰显城市的‘精气神’。”上海市政府参事江海洋认为,蓝绿相融的设计也更匹配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与会者的认可。大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加快建设城市公园的同时巧妙实现蓝绿相融,强化城市记忆。
史蒂芬妮·豪里提出,德国法兰克福市的“Y形绿色走廊”项目值得剖析。这一绿意盎然的开放空间,综合了城市公园、都市河流等多类型空间,许多老公园被保留。沿着蜿蜒的莱茵河,人们或徒步、或骑行、或游船,经过碧绿的葡萄园、犹如“植物王国”的棕榈树公园等,一点点打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上海也有不少历史积淀深厚的古树名木。”江海洋提起那棵令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华东第一悬铃木”。这棵百年古树“安扎”在中山公园,见证了城市变迁和数代人的成长。随着中山公园打开围墙,这棵百年悬铃木成了苏州河畔的行道树,往来市民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其绰约风姿。据悉,“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打造10座市级古树公园。
葱茏绿意,收藏着过去,也映射着当下与未来。有专家谈起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的“绿化种植房主”项目——墙面爬满绿植,为巴洛克老建筑注入新活力。为激发社会主体增绿的积极性,部分街区还试点“政府+高校”合作模式,整体测算周边建筑屋顶的雨水量,并统一收集转化为浇灌街区绿植的清水。
在上海,鼓励社会主体增绿的第一步正加紧实施。到2025年,全市将实现100个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附属空间的开放共享,开放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越来越多开放绿色空间,也为专家学者研究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了崭新课题——“能否利用行道树、单位附属绿地绿化等进行智慧监测,实时反馈城市空气质量”。
作者:王嘉旖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