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一场大书,是很多杭州人老底子记忆里的书场悠闲小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书场开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比如以网红银杏林出名的朝晖文化公园内,就藏着非遗“瑰宝”——古韵居百姓书场,365天全年无休,说着800多年前的南宋“评话”;又比如青年路48号的大华书场,始建于1952年,一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70年过去了,依然活跃在杭城曲艺舞台。
今天下午,“宋韵留声 杭城记忆”杭州市非遗曲艺书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华书场成立70周年曲艺专场在杭州上城区大华书场启幕。
杭州人家门口的书场是曲艺类非遗传承保护地
今天下午,作为浙江省非遗曲艺书场试点单位之一,大华书场在“宋韵留声 杭城记忆”杭州市非遗曲艺书场系列活动现场,推出成立70周年庆典专场,以杭州小热昏、苏州评弹、绍兴莲花落、相声、快板等经典曲目、新品佳作献礼党的二十大。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了上海评弹团团长、著名评弹演员高博文和大家回忆了当年苏州评弹在杭州的演出盛况。
本次庆典专场,不仅展现了大华书场辉煌70载,更是一场杭州市曲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成果展示。演出现场有来自杭州市夏衍小学,年仅十四岁的小热昏小小传承人洪王云泽同学,演唱杭州小热昏《杭州好地方》;还有来自绍兴莲花落主要流传地杭州萧山的俞德其,他不仅是绍兴莲花落杭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更是第五届曲艺牡丹奖文学提名奖获得者。
据了解,今年6月底,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上城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发起“宋韵留声 杭城记忆”征集活动,向全城征集非遗曲艺书场的老物件、老故事和老记忆。活动征集火爆,有人送来珍藏了整整64年、发黄了的大华书场老门票;不少铁粉分享了自己记忆里的书场故事。
1942年出生的学军中学退休教师方企铭,今年刚好80周岁。他每天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坚持到大华书场听书。他说,正是痴迷听书,学会了说书艺术,让他的学生爱上了课堂;另一位家住董家新村的98岁沈老太,也是每天乘坐155路公交车,前往大华书场听书。这些铁杆老听客,都被邀请到了“宋韵留声 杭城记忆”杭州市非遗曲艺书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华书场成立70周年曲艺专场现场,共同见证一家书场庆生的历史性时刻。
同时,主办方也为见证大华书场70年风雨历程的管理者、亲历者颁发了大华书场十佳“耕耘奖”,为参与大华书场70年征集活动的见证者颁发了大华书场十佳“记忆奖”。
据悉,7月29日,另一家浙江省非遗曲艺书场试点单位——古韵居百姓书场,也将推出“品千年宋韵、享共富发展”古韵居百姓书场杭州评话书会市民专场,邀请杭城老百姓用杭州方言,共品源自南宋的“杭州大书”。
杭州评话始于南宋,是宋韵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杭城的历史上,各个书场、茶馆都能听到杭州评话,许多老杭州也是听着评话长大。这些杭州人家门口的非遗曲艺书场,成了南宋杭州评话的重要传承保护地。
风雨70载记录一座城市的记忆
时光回到70年前,1952年,杭州城里有四家烟草批发商,苦于禁烟令,当时正在考虑转行。可做什么好呢?那会儿书场文化已十分流行。街头巷尾,从早到晚,都能听到评弹。顶峰烟草行钱楚栋、王德铭、陈文琳,和丰烟草行王妙先、来竹琴,永心药草行华寿泉,恒余烟草店丁志强,七个人一合计,干脆就开书场。他们相中了当时位于积善坊巷17号的百乐舞厅。于是,盘下舞厅,重新装修,大华书场就这样诞生了。
那时的积善坊巷,巷子是东西向的,起于中山中路,止于青年路。巷子不宽,仅容一辆黄包车拉过。书场在朝北的老式民居大墙门里,进门是个小天井,门外放了几张茶几、藤椅供听客休息。整个场子里面的摆设和装修在当时可算得上相当考究,一人一张藤椅,大约可容四百多人听书。而如今,这个大华书场最初诞生地,已经变成了一个东平巷社区小公园。
期间,单位性质初始阶段为私营,于1959年转为公私合营,而后在1985年定为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于2003年9月改制为“杭州大华书场有限公司”。1994年,因旧城改造,大华书场迁到了吴山茗香楼。2001年,书场才搬到今天的青年路48号。
一座书场珍藏了一座城市的70年时光。
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
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智能手机、甚至没有西湖彩电的年代,大华书场在杭州几乎无人不知,苏州、上海等地评弹名家常来这家书场演出。最盛时期,400多方并不很大的书场,白天场就有听众600多人。
上世纪六十60年代初,是大华书场的鼎盛时期,书场演出常年不断,演员名家齐聚荟萃,书迷听众日趋增多,场内时常座无虚席,遇有大家、名家演出时,往往出现书迷漏夜排队购票现象,为此书场曾实行购票限量制,即一人限购两张。在此期间,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时任卫生厅副厅长叶熙春等几乎每天到场听书。中央领导陈云曾为评弹艺术题词“出人出书走正路”,并于1962年因公来杭时,亲临大华书场听书。虽说后来书场几经易址,说书人和听客也换了一拨又一拨。不变的是,它依然是杭州人听评弹、相声的“宠儿”。
在时代的罅隙中,书场迎来送往着一批又一批观众,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在变与不变中,坚守住这座城市的传统文脉,才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