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周密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这一发展奇迹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通过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讨重大改革问题、指明改革方向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改革举措与路线图,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一步步向前推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会议《公报》提出,“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至全国,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1979年起,改革进一步推开: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生产和出售农产品的积极性;试行企业扩大自主权,国有企业开始具有一定活力;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随后,农村集市贸易陆续恢复,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市场供应状况迅速好转。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这一《决定》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市场化改革随后迅速启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此后,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在各个领域迅速展开。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基本框架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回应了来自改革实践的呼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定后,我国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并于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经济运行初步实现由计划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2001年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大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部署,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决定》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市场体系等11个方面作出周密部署,提出具体措施。
2003年以后,改革继续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如2005年起,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等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顶层设计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之前几次三中全会作出的都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不同,这一《决定》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经过近40年改革发展,改革需要从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20多年来沿用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提法的继承和发展。为什么要作这种发展呢?第一,新提法更加确切和鲜明地反映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第二,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够带来较高效率和效益并且不会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都要交给市场。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促使各个市场主体遵从市场规则开展公平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有很好的条件使价值规律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三,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而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处于攻坚克难、啃硬骨头阶段。这就不仅要有改革的顶层设计,还要有自上而下的有力推动。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是我国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要保证。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引下,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积极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等等,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者张卓元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3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