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奶酪棒,家长不会陌生,近年,各品牌奶酪棒席卷市场,宝宝们喜欢,家长也觉得奶酪棒就是奶酪,任由孩子当零食吃……不过,奶酪棒并不等同于奶酪,上海市疾控专家提醒:奶酪棒再好吃,也不能一次炫太多!
眼下正值第9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5月20日是第34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第9届全民营养周由上海市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市卫健委主办,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营养创新平台办公室承办。在上海的主会场启动上,国家和上海市营养健康社区试点建设、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十佳养老机构健康食堂”授牌、2023年上海市首届营养指导技能大赛颁奖等同期举行,营养界大咖分享健康饮食知识。
就当前儿童饮食中比较流行的奶酪棒,上海市疾控专家提醒,奶酪棒与奶酪一字之差,不可等同。奶酪又名干酪,其成分简单,由鲜奶、凝乳剂、盐和菌类组成,每公斤奶酪制品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按我国食安领域新国标生产的奶酪棒又称“再制干酪”。“即便是无添加的奶酪,也含有较多脂肪、钠。其次,纯天然奶酪的口感偏咸甚至带苦味,为迎合孩子的口味,奶酪棒中往往会加入白砂糖、卡拉胶、食物香精等。因此,吃太多奶酪棒会增加儿童龋齿和肥胖的风险。市面上20克左右一根的奶酪棒,一天食用最好不要超过2-3根。”
就当前一款号称不节食、不运动的“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低GI饮食)”减肥法,市疾控专家则提醒:低GI饮食也并非“免胖金牌”。
血糖生成指数(GI),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体内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血糖反应水平比值。这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低GI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饱腹感,减少机体脂肪堆积,不过,采用低GI饮食,并不意味着能就此“胡吃海喝”。市疾控专家提醒,减肥族在采取“低GI食物”策略时,还要注意三点:第一,食物的GI会根据其成熟度和加工方式发生变化。精加工食物往往GI越高,越容易被消化吸收,比如白面包GI为87.9,全麦粉面包GI为69.0;第二,部分食物GI低,但热量也不少,如牛油果、腊肠。第三,尽管饮食的食物全都属于低GI食物,但如不控制摄入量,也会导致脂肪堆积。因此,低GI饮食的精髓是在低GI食物基础上保持食物多样化,均衡搭配。
健康上海,营养先行,本市高度重视营养工作,将全民营养周系列活动作为推动实施《“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等重要举措,通过多样活动持续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